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
梁世雄先生是新中国华南地区高等美术教育的建构者之一,也是广州美术学院最早的硕士生导师之一,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中坚人物”。从1953年进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在70年的艺术历程中,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广州美术学院。
作为岭南画派代表性画家,梁先生师承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将岭南画派重视写生、深入生活的艺术理念,融入到他一辈子的创作中。他始终记得关老曾说过“不动就没画”,即不走进生活就无法获得打动人心的绘画素材;也始终记得黎老到井冈山采风,在风雨大作中岿然不动继续写生的情景。从上世纪50年代起,梁先生的足迹就遍及高原牧场、海疆边陲、革命老区、乡村沃野和建设工地,用画笔为河山立传、为时代人物写真。早年,他吸收新兴的现实主义“新国画”创作手法,上世纪80年代他将创作重心转向山水画领域后,又呈现出了“新山水”的创新风貌,创作出一系列写实与写意并重,清新与雄强兼融,心灵感悟与写生技巧得到统一的经典作品。特别是2003年,他远赴新疆及中蒙边境收集素材,创作了大量表现胡杨林的巨作,从题材上、表现力上和图式上,都实现了对传统国画语言的突破。这是梁先生对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变革精神的赓续与发展,也是对广州美院“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等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代名师,梁先生的艺术成长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发展同步。在7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他为“毛主席纪念堂美术创作的美术作品”“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主题创作的美术作品”和“西沙采风作品”“新中国建设题材的美术作品”等多个系列的创作,都成为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他笔下的山水跨越了长江的江峡归帆、黄山的松石云霭、南海的热浪椰风、新疆的苍茫胡杨、西藏的雪域高原、岭南的榕荫水乡……从中既能看到他艺术的嬗变历程,更能看到时代演进的步伐。这是梁先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民族“大我”的写照,是岭南美术工作者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彰显时代风貌的缩影,也是广州美术学院建校70余年来始终与时代大潮同行,与国家发展同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世雄先生以他高洁的个人品格,恢弘的艺术创作,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一位艺术工作者、一位“大先生”对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他是新时代岭南画坛的荣光,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荣光。相信他的精神品格将激励岭南艺术家们和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山河之美,奏响时代之声,为助力广东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推动中国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广东贡献。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