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逼近4000点
新快报讯 10月27日,A股放量走高,沪指逼近4000点,再创十年新高,成交额2.34万亿元。盘面上,热点轮动较快。随着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立项,叠加相关技术突破等好消息,昨日A股市场光刻胶概念指数走势强劲,收盘涨幅达2.3%,今年以来光刻胶概念指数涨约50%。
消息面上,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EUV)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开始公示;《“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将光刻胶列入新材料突破重点品种;从“卡脖子”到破局,国内光刻胶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正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近期均有相关研究成果出炉。这些,不仅推动着国内光刻胶技术向更高精度迈进,更让聚焦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发展前景备受市场关注。
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在二级市场是半导体概念的细分领域,持续受资金关注。截至昨日收盘,晶瑞电材涨超16%,万润股份涨10%,艾森股份、南大光电等光刻机概念股均涨超5%。从已披露的三季报业绩来看,不少光刻胶概念股亦公布前三季度成绩单,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晶瑞电材第三季度净利润5861.50万元,同比增长938.99%。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产品毛利上涨,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驱动业绩增长。此外,久日新材、艾森股份、鼎龙股份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11.27%、44.67%、38.02%。业绩的强势表现也进一步支撑了市场的炒作热情。
申港证券研报提到,光刻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工艺,耗时占IC制造50%左右,成本约占IC生产成本的1/3。光刻胶是光刻过程最重要的耗材,光刻胶的质量对光刻工艺有着重要影响。银河证券表示,“十五五”规划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突破,设备是直接受益环节之一。锐观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至114亿元以上,预计2025年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123亿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