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8日,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黄埔成功举办。大会由广州工控集团及旗下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化交易”)承办,汇聚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等600余名参会代表,以“构建绿色转型新格局 培育产业发展新质力”为主题,共探“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擘画“十五五”石化产业新蓝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石油和化工行业锚定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广州工控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福铸表示,集团系统推进产业向绿而行,已打造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突破电子特气、二氧化碳等关键技术,并逐步构建集群式绿色制造矩阵。下一步,集团将持续以科技创新激活绿色新质生产力,以安全底线守护产业健康发展,以协同融合共建绿色产业生态。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介绍,广州将以新材料首批次为依托,加快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创新突破;以龙头企业为标杆,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守住绿色底色;强化集群化发展,升级化工园区配套,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动产业链协同增效。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丁琼指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有毒有害物质绿色替代,是石化行业不可推卸的使命和担当,也是行业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动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强调,全行业要重点抓好以创新驱动高端化突破、以系统思维推进绿色化转型、以数字赋能加速智能化升级、以循环理念构建生态化格局、以标准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五方面工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推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工厂是最基础单元,零碳园区是最好承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要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积极进入碳交易市场,加强“数绿协同”,以数智技术提升资源效率、环境效益和管理效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认为,发展腐蚀控制技术是推动石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并提醒业界需对大数据与AI技术保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指出,“十五五”石化行业的主旋律是“优化产能结构”,核心发展路径是高端化、国际化与“反内卷”。在当前复杂形势下,行业企业需精准研判自身定位与市场趋势,找准比较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破局突围。
经济学家、亚洲财富论坛常务理事韩文高表示,中央决心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实体经济,包括石化等在内的传统产业可通过“优化提升”寻找到出路。石化产业的未来价值将体现在绿色、低碳的化工原材料领域。
中国石化联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卜新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统计核算部行业企业室主任赵龙飞、生态环境部标准研究所主任谭玉菲,以及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结合自身领域展开应用分享。
助推广州打造绿色石化高地
本次大会由中国石化联主办,副会长李彬主持开幕式,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以视频方式致辞演讲。
大会现场发布典型案例实践、行业蓝皮书、ESG行业评价报告等重要成果,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在王福铸与李云鹏的见证下,广州工控集团与中国石化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2025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以30个标杆案例展现了行业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优质实践;《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由广化交易等单位共同编撰,为中国石化行业生态变革提供重要指引;《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2024年度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评价报告》对266家石化化工上市企业进行了系统评价,推动行业信披日益规范、透明。
此外,10月27日,作为本次大会系列产业交流活动之一,广州市绿色石化产业研讨会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国内外领军企业等40余位嘉宾,围绕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广州工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劲泉在会上指出,集团未来将充分发挥广州应急产业园的资源集聚优势,助力广州打造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
10月29日,大会还将举行新材料绿色创新论坛、安全与应急产业发展论坛、ESG投资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论坛、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论坛五大平行会议,并开展新材料产业专场推介及产业调研考察。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郭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