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站在北京路与大佛古寺之间,我仿佛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往前一步,是烤鱿鱼的滋滋声、游客的欢笑声,烟火气扑面而来;往后一退,却是风铃轻响、香烛袅袅,宁静如水般漫延。这几尺之间的两种景象,不是割裂的对立,而是生活最生动的两面。”
10月29日,品读行教育体系升级发布会上,小作家嘉诺同学对“越秀风华”生动且富有深度的观察与理解,让在座的师生家长们为之惊叹。当天,品读行宣告教学从“品读经典”迈向“根系读写”的全新飞跃,并为以“根系读写”创作《羊城集叙》的优秀学员们进行颁奖。他们和小小年纪已成为作协成员的嘉诺,正是“根系读写”理念实践成果的见证。
教育的征程,离不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与长远规划。当天的活动以一组引人深思的数据开启了关于教育远见的探讨:“首先,让我们正视一个数字:从小学到高中,一个孩子要上1.3万节语文课。这个数字背后,是巨大的时间投入,以及更深远的成长意义。我们一直坚信:通过上语文课,学文字、读文学和长文化,培养的正是孩子的人文素养。语文,为孩子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助力他们拥有更广阔的‘人生视野’的关键。”
据了解,自2013年创立以来,品读行始终秉持对经典素质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以“品读经典”为起点,带领学员“读诗读史读名著”,读厚一本“语文”书,在13年的耕耘里,品读行率先举办广州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开展广州好诗歌创作激发家乡情怀,“品读岭南”知识大赛引领学生积累岭南历史文化,“读行岭南”写作大赛学员记录对岭南的所见所闻所感。
今年适逢广州全运会盛事,品读行也及时贴合本土热点,结合岭南本土特色和精彩全运会的场馆、赛事等等,组织学员以“根系读写”创作《羊城集叙》。期待带着同学们继续用脚步丈量岭南大地,用自己的妙笔为岭南省会添砖加瓦。
当天的发布会上,老师们分享了多个精彩的读写案例,并正式宣告教学从“品读经典”迈向“根系读写”的全新飞跃。与此同时,还现场为2025第12届品读国文周“读写岭南 羊城八景”首波获奖小作家们,进行了颁奖仪式。鼓励他们继续根植于生活,发掘岭南文化土壤上的美好事物,做“根系读写”的薪火传承人。
据介绍,“‘根系读写’正是品读行横跨10载的教育实践的基石理念。‘根’是深扎于经典与母语文化的阅读,决定思想的深度;‘系’是构建知识与现实、本土与他人的联系,决定视野的广度。”这些小作家们在“根系读写”理念的滋养下,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学画卷,他们的作品见证了“根系读写”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
大会上,品读行创始人之一黄雨春透露,立足携手北大中文系的学术共创新起点,品读行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体系进一步升级,并将由此开启素质教育的“根系”进阶之旅,全方位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钟小霞
图片: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