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东省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的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路径,为全省落实“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样本。11月1日,地理标志特色镇专场推介会在第七届知交会暨地博会现场顺利举办,由省市场监管局重点推进的6个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单位和2个自行探索特色镇建设的单位轮番登场,集中晒出了各自运用“一镇一策”方法,推动地理标志产品振兴产业的“成绩单”与“方法论”。
产业规模筑基:从“一亩田”到“大产业”
多个试点以连片种植夯实发展根基。韶关黄磜镇3500亩种植基地实现年产量1.35万吨、年产值近2000万元。
茂名根子镇坐拥全球最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7万亩荔枝年均产量达5万吨,占高州产量1/5、全球产量1/50,39棵500年以上和9棵1300年以上的老荔枝树守护着“千年荔乡”的金字招牌。
徐闻曲界镇更以35万亩菠萝种植面积、超70万吨年产量,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中国每三颗菠萝就有一颗来自徐闻”成为行业共识。
品牌价值领航:从“好产品”到“金名片”
品牌赋能下,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持续释放。江门会城街道的新会陈皮持续领跑,预计2025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16亿元,带动“三农”直接受益超15亿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第一位。
清远英红镇3万多亩茶园筑牢产业根基,2025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首次跃居全国红茶类第一位,2024年接待游客达91.4万人次。
潮州凤凰镇则聚集4600家茶商,其中有247家SC认证茶企,200家企业获地理标志使用资质,8.8万亩茶园年产茶叶9000吨、年产值24亿元,单丛(枞)茶韵香飘四方。
三产融合富民:从“单打一”到“组合拳”
三产融合成为增收致富的关键途径。梅州三圳镇作为全省唯一拥有四项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镇,建成500平方米展示中心,以集群品牌矩阵拓宽市场。
高明明城镇深耕三洲黑鹅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5%,养殖核心区苗迳村集体经济增长7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0.59万元,形成了从种养到加工,再到文旅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这些来自一线、各具特色的“广东经验”逐步推广,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必将在“百千万工程”中发挥更大效能,为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