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由广州市增城区荔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荔穗公司”)主导种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 “省农科院水稻所”)特派员团队技术支撑的广东丝苗米新品种 “粤王香占”,在增城区完成种植收割测产验收。经团队核算,该品种平均亩干谷产量451.6公斤,超同期试验的其他品种,且凭借“0垩白、浓香味”的优质特性,成为“荔穗”牌高端丝苗米的核心原料,为增城丝苗米产业升级与农户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粤王香占”的成功种植,源于前期精准的品种筛选工作。据了解,省农科院水稻所特派员团队针对荔穗公司“打造高端丝苗米品牌”的需求,引进“粤香 430”“粤王香占”“黄香丝苗”三个丝苗米新品种开展试验种植,通过对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全方位对比,最终锁定“粤王香占”。田间数据显示,该品种株高106厘米、穗长24.0厘米,株型紧凑且抗倒力强,有效穗数显著多于其他品种;品质方面,其稻米长宽比达3.9,肉眼可见“0垩白”,蒸煮后米饭香味浓郁、口感软滑可口,完全符合高端丝苗米的市场定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粤王香占”于2024年底刚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40056),2025年便顺利通过广东丝苗米联盟品种认证,从“审定”到“认证”的快速推进,为其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广种植环节,荔穗公司创新采用“农户+基地+公司”的紧密型经营模式,以村委会为纽带,联动50户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省农科院水稻所特派员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支持,不仅供应育种家原原种,还指导公司通过育秧工厂统一培育500亩秧苗,确保种植环节的品种纯度与生长一致性。从播种到灌浆结实,特派员团队持续跟踪田间长势,针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指导,最终助力“粤王香占”实现稳定高产。测产验收现场,工作人员连续收割3个相邻田块,再测量收割面积,经折算后平均亩产达451.6公斤,产量优势显著。
产量与品质的双重保障,也为农户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据荔穗公司测算,此次500 亩“粤王香占”预计可回收稻谷40万斤,加工成精米26万斤,按照高端丝苗米定价计算,销售额可达130万元。
“公司统一提供秧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我们不用担心里种出来的稻谷卖不出去,还能拿到比普通品种更高的收购价,今年种‘粤王香占’特别有信心!” 参与种植的农户李叔难掩喜悦。这种“订单农业”模式,既解决了农户“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也为企业稳定了高端原料供应,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户增收” 的双赢格局。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刘维表示,“粤王香占”在增城的成功种植与测产验收,不仅验证了该品种对增城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的良好适应性,更凸显了“科研单位+农业企业+ 农户”合作模式的高效性。作为增城丝苗米品牌的重要原料补充,“粤王香占”将进一步丰富当地高端丝苗米产品矩阵,助力“中国丝苗米之乡”的品牌价值提升。下一步,特派员团队将继续联合荔穗公司,总结 “粤王香占” 标准化种植技术,扩大推广面积,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优质品种与现代农业模式带来的红利,推动广东丝苗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