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 6 日,在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的统筹协调下,嘉应学院生命科学院院长温茹淑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再次走进广福镇叶田村,为 30 余名种植户开展百香果病虫害防治专项培训,并现场赠送价值 8000 余元的农药等农资,以科技力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该科技特派员团队连续第二年深入叶田村开展帮扶。为精准助力当地百香果产业升级,嘉应学院生命科学院不仅组建了由“欣蜜 9 号”研发团队孙嘉曼博士、生物工程系教授组成的专业团队,还从全产业链维度提供支持:既覆盖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还为百香果品牌IP量身定制VI设计方案,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质量管控、扩大品牌知名度,全方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福工作队与嘉应学院特派员团队已构建起“高校+企业+政府+村集体”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产业规划、项目申报、技能培训、商标认证等系列举措,显著提升镇域产业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在百香果产业领域,2024 年团队完成种植基地土壤硒含量检测,为规模化种植与品牌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推动蕉岭县出台百香果品牌建设方案,该品类还成功入选梅州市、蕉岭县政府接待用果;2025 年“叶田源”商标完成转让,种植规模从70亩扩至300亩,并顺利通过广东省绿色农产品认证。截至目前,该产业已带动邻近村民就业300余人次,帮助村集体增收超13万元。
农文旅与大健康产业同样收获亮眼成果。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双方联合申报的《广福镇桃花源山庄文游融合典型案例》获评“双百行动”乡村文旅产业典型案例,为省内同类产业发展提供“高校赋能+场景活化+校企联合”的梅州经验,目前正参与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入库遴选。
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广福工作队推动叶田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入选蕉岭县重点项目,成功争取中央衔接资金及省、市帮扶工作队项目资金逾320万元,建成42个出菇方舱。特派员团队还将田间难题搬进实验室,研发出菌菇废渣转化有机肥技术,既解决企业菇渣处理难题,又能就地取材反哺百香果、烟叶、水稻等农作物种植。据测算,2025年该项目可为镇村集体增加租金及投资收入超50万元,带动50户困难户就业,年务工超5万人次,户均年增收达4万元。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