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因违规发放董监高薪酬、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等问题,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达制造”)不仅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还被上交所通报批评。记者注意到,有关违规行为还影响该公司的信披工作评价结果不合格。
时任董事长边程被出具警示函
近日,广东证监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科达制造存在多方面违规行为,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时任董事长边程等10名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具体来看,科达制造近年通过公司员工及员工家属的个人银行账户在账外收付公司资金、核算收入费用,导致相关期间多计或少计公司利润总额。此外,科达制造近年来通过公司账外个人银行账户向部分董监高发放账外薪酬,相关薪酬方案未经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研究审查与考核,未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公司未按规定如实对外披露董监高薪酬。
科达制造另外两项违规行为与时任董事长边程有关。边程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通过公司特定供应商先后三次以预付款名义占用公司资金,且公司未披露相关资金占用事项。此外,边程、时任董事张仲华分别从公司账外个人银行账户累计借款835.5万元、720万元,公司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且未披露相关事项。
近日,上交所因上述事项对科达制造及6名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与此同时,上交所对科达制造时任董事会秘书彭琦等4名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
科达制造发布公告指出,针对决定书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公司已完成初步整改。针对“账外收付资金、核算收入费用”问题,公司已完成主要账外账户的注销和资金直接归还工作,剩余1个账户由于涉及不能提前终止赎回的理财产品暂时无法完成注销。董事长边程已经以个人资金将上述理财产品余额全额支付至公司账户。此外,相关董监高人员已将上述未经过合规程序审批发放的薪酬及衍生利息全部归还至公司。对于“关联方通过供应商短期占用公司资金”和“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财务资助”问题,有关人员已归还对应资金和利息。
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持续降级
科达制造的违规行为不仅暴露公司的治理问题,还对信披工作评价造成冲击。上交所近日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24至2025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显示,包括科达制造在内的50家公司评价结果为D,即为不合格,该等级的公司数量占比为2.2%。据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主要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同时结合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在2022至2023年度、2023至2024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中,科达制造分别被评为A、B。
11月7日,新快报记者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咨询科达制造。该公司接线人员称,前述违规事项涉及的时间范围较广,是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不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该项结果的影响仍需持续跟踪。
根据有关自律监管指引,上交所对于最近一年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为D的上市公司加强监督和引导,例如,原则上暂停适用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在信息披露自律监管中进行重点关注,强化事后审查等。
科达制造创建于1992年,于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建材机械、海外建材、新材料及新能源装备。
近年来,科达制造业绩表现整体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2024年,科达制造营收分别为111.57亿元、96.96亿元、1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1亿元、20.92亿元、10.06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126.05亿元,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19%、63.49%。作为核心业务之一,该公司的陶瓷机械业务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小幅下滑,毛利率降低。对此,科达制造表示,该业务海外收入基本保持稳定,而国内收入有所下滑。利率方面,净利率受陶瓷机械板块资产减值等影响,出现一定的下滑;毛利率方面,主要受公司产品售价策略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有所调整影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