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1713号
●温暖诉求
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入病房,照在鸣鸣瘦弱的肩膀上。这个刚满8岁的男孩正捧着手机刷视频,滑动屏幕的手指,因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变得黝黑。妈妈刘女士坐在床边,摩挲着儿子的小光头叮咛:“你要多吃饭,有抵抗力才能战胜‘怪兽’”。鸣妈口中的“怪兽”,是名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凶险肿瘤。从湘西到广州,半年的求医之路,一家人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和无尽的煎熬,却紧攥着一线生机不曾放弃。
莫名胸痛原是重疾来袭
刘女士是一位90后妈妈,来自湖南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鸣鸣是她和丈夫的独子,自小聪颖乖巧。“从幼儿园到小学,每个学期末都有奖状拿回来,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小学霸’。”刘女士告诉记者,生病前的鸣鸣是个性格开朗、活蹦乱跳的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村里奔跑嬉戏。
未曾料到,简单平淡的幸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
今年3月初,正读一年级的鸣鸣突然跟妈妈说“胸口痛”。当时,刘女士以为是孩子运动时拉伸不当,带他去当地医院做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却是“支气管炎”。然而服药后,孩子的症状非但未减轻,疼痛面积还渐渐扩散开来。“刚开始只是胸口,后来发展到左边、右边、中间都痛。”刘女士回忆说。
再次去到医院,医生依旧没有查出异常,只是加开了一些补钙的药物。之后两个月,鸣鸣的疼痛断断续续,却始终没有根除,刘女士的心里隐隐不安。
5月初,鸣鸣的疼痛越发频繁,甚至开始说腰痛。刘女士感觉不妙,立马带孩子去到长沙求医。5月10日,夫妻俩拿到了儿子的诊断报告,生平第一次看到“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病名,后面还跟着一个大大的“?”。“没有确诊,但医生高度怀疑是这个病。”刘女士说,虽然从未听说过这个很长的病名,但医生说到“生存率不高”时,她全身发软,“感觉天塌了”。
手术前夜千里疾驰赴穗
在医院的楼梯间平复良久,刘女士擦干眼泪走回病房,她不敢在敏感的儿子面前表现出脆弱。但聪明的孩子看着妈妈的眼睛低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是不是我得了很严重的病?”“只是小问题,治疗一下就好了。”妈妈强装笑脸安慰道。
医生建议第二天就进行微创手术穿刺检测,然后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此时的刘女士与丈夫早已六神无主,只能在刚刚进入的病友群求助,并得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有治疗经验”的信息。
当天晚上,夫妻俩就下决心转院。“我们签署了自动出院同意书,连夜租车赶往广州。”刘女士说,8个多小时车程,鸣鸣昏昏入睡,她与丈夫彻夜未眠。
到广州后,医生查看了孩子的检查报告后表示,“病灶不大,只有两三厘米,可以直接手术切除,不需要先穿刺。”这个消息让焦虑万分的刘女士松了一口气。
5月19日,鸣鸣顺利接受手术。本以为手术后就能迎来转机,可后续的检查结果发现,鸣鸣体内多部位出现转移迹象,必须进行化疗。刘女士说,从5月到11月,孩子已经经历了7个化疗疗程,因为药物副作用大,孩子的每一次化疗都像一场酷刑,“孩子胃口很差,好不容易吃一点东西,很快就吐出来,只能靠少量流食维持体力。”为给鸣鸣补充营养,刘女士天天变着花样煮饭,可惜孩子的体重仍在降低,“瘦到38斤,我好怕他扛不住……”看着儿子蜡黄的小脸,刘女士流下眼泪。
“妈妈别哭,我懂了”
看到妈妈眼里的忧虑,鸣鸣也很难受。他常常自责,“妈妈,我知道要努力吃饭,可我真的吃不下,对不起。”
最让刘女士揪心的是第七个疗程结束后,孩子的血象持续偏低,连续输了几天血。不明所以的鸣鸣望着头顶的血袋有些抗拒,还不肯吞咽“升白”的药物,刘女士当时急得直哭。看到妈妈的眼泪,鸣鸣马上表态,“妈妈别哭,我懂了,如果我不配合治疗,就会死。”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刘女士心上,让她既心疼又欣慰,心疼儿子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痛苦,欣慰他有强烈的求生欲。
鸣鸣没有办休学手续,因为老师答应给他补课,同学盼他坐回原位。“鸣鸣,我们好想你,希望早日康复,早点回来!”在老师发来的一段视频中,全班的同学都在祝福鸣鸣。“妈妈,我上学时头发没长起来,同学会不会笑我?”刘女士被儿子的问题逗笑了,“不会的,头发很快就会长出来,就算短,我们戴个帽子就好。”
治疗何时结束,刘女士不知道答案。她告诉记者,半年的治疗不仅掏空了家里的几万元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我们的亲友大多经济条件有限,能帮的也只是杯水车薪。”
如今,鸣鸣即将进入第八期化疗,能否结疗仍是未知数。刘女士每天都在焦虑中等待,既希望尽快看到结果,又害怕面对不好的消息。她依旧每天变着花样给鸣鸣做吃的,哪怕孩子只吃一口,她也觉得有希望;她依旧会在孩子疼痛时轻轻抱着他,告诉他:“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一定能坚持下去。”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
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通讯员 梁美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