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20日下午,东莞松山湖光大We谷A区2楼国际会议中心内,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松山湖高新区(第二届)硕博人才专场招聘会火热举行。活动由松山湖党建工作办公室主办,汇聚55家知名企业与顶尖科研平台为硕博人才打造集聚产业、政策、平台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新机遇。
现场,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易事特集团、生益科技、东阳光药业、新能德科技、正业科技、松山湖北部学校、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东华医院等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现场设展,提供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七大领域的高层次岗位。东华医院学科带头人岗位年薪最高达100万元,散裂中子源博士后研究员年薪40万-50万元,亨通光电通信技术总监年薪40万-80万元,达锂电子的BMS高级硬件工程师年薪45万-65万元,中图半导体研发高级工程师年薪35万-60万元,松山湖多所中小学、大学教师岗位年薪24万-30万元,现场求职者与招聘方互动热烈。
精英荟萃,海内外人才齐聚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招聘会吸引了658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大学、中南大学、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海内外百余所高校的硕博人才。专业背景覆盖材料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教育学等方向,与松山湖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不少求职者表示,松山湖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质的生活配套是吸引他们前来求职的重要因素。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来自中南大学的李同学难掩兴奋之情。她对松山湖中心小学、松山湖北区学校等教师岗位非常感兴趣,期待能在招聘会上找到心仪的工作。“松山湖的教育资源和人才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在这里安家立业的美好前景。”李同学表示。
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梁女士表示,本次招聘会共收到简历40余份,其中来自深圳大学的简历数量相对较多,整体简历质量也较为出色。散裂中子源的招聘负责人介绍,本场招聘会累计收到简历20多份,应聘者主要来自深圳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专业匹配度普遍较高。其中,来自深圳大学光机电工程专业的屈同学、中山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的姚博士,与目前正在招聘的两个博士后岗位契合度非常高,且入职意愿强烈。这些候选人在完成初试后,将直接进入复试环节。
友宏医疗的黄总表示,本次招聘会共收到简历40余份。其中,一位刚从国外归来、就读于美国东北大学大数据分析专业的尹同学,与公司在招的AI算法工程师岗位高度匹配。此外,深圳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李同学(2026届)也与公司的智能信号处理与算法工程师岗位契合度较高,且入职意愿强烈,明确表示在2026年毕业后将优先选择加入友宏。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几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凭借在多模态分析系统方面的研究背景,也与AI算法工程师岗位展现出良好的匹配度。
现场多家企业反馈,本次招聘会人才质量显著提升,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增强。松山湖正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人才政策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高端人才汇聚的高地。截至目前,本次招聘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超过200人次,再现“百万英才汇南粤,翘楚齐聚松山湖,业创新未来”的生动景象。
六大服务专区,全方位赋能求职
招聘会现场设置的政策咨询区前排起长队,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职业规划区内,资深职业导师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指导;活动现场AI赋能就业专区智通数科AI智慧就业一体机深度整合3500万+人才数据与200万+企业数据,内置AI数字人就业助手,集职业规划、人才测评、简历优化、智能求职与面试陪练五大核心功能,通过“一问、一扫、一答”三步完成求职全过程,师兄职路通过查看往届学长学姐职场跃迁轨迹,让职业规划具象化,助力更多大学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此外,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岗、文创互动体验等创新形式,为招聘会注入全新活力。
打造人才“强磁场”,构建引才新体系
东莞松山湖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黄锦辉在采访中表示:“本届‘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人才招聘会,是松山湖推动‘人才强区’战略、构建‘产业—政策—平台’三位一体引才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松山湖龙头企事业单位,共同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他指出,本次活动不仅为人才提供高薪就业机会,更同步构建了“政策咨询+职业规划+AI赋能”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人才与城市从“相遇”到“相融”,实现更深层次的双向奔赴。“我们期待更多硕博人才选择松山湖、扎根松山湖,在这里成就事业、安家落户,共同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黄锦辉进一步强调,接下来松山湖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完善从引进到培育、从创业到生活的全方位服务链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真正实现“汇英才而用之,聚产业而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