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20日,2025广州大湾区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展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正式开幕。展会围绕“联接与共赢——广州与世界共筑轨道上的未来”的主题,搭建起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与全球市场对接的高效平台。展会吸引了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与,包括轨道交通业主单位、政府部门官员、国际组织成员及驻华外交机构代表,参会总人数超千人,其中海外业主代表占比高达六成。
8000平方米展馆、5条考察路线,打造轨交出海“主阵地”
本届展览会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广州市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企业联合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人才联合会、广州地铁资源经营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紧扣“轨道交通整船出海”主题,展会展览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规划设计引领、工程建造技术、机电装备创新、TOD站城融合、轨交人才国际、整船出海综合及国际项目合作机遇七大主题展区。值得关注的是,展会观众构成呈现显著国际化特征,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盟国家,以及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轨道交通业主单位代表组团参会,成为现场最活跃的咨询群体。
为强化国际合作实效,展会特别策划了“全球业主-广州企业”对接会,邀请委内瑞拉、塞尔维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业主代表发布当地轨道交通建设需求,与广州产业链企业进行精准匹配。同时,组委会组织围绕工程建设、TOD、机电装备、广州地铁文化等主题策划5条考察路线,集中展示了从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到建设运维的全产业链能力,组委会组织海外业主与专业观众实地考察了解广州中车、白云电气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让其零距离体验“广州智造”的硬实力。
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已超2700亿元
在佳都科技集团展位,搭载了“佳都知行大模型”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因为它不仅能实现全流程智能问答,还能进行主动导航、客流疏导和应急广播,让人工智能从“听得懂”到“会思考、能行动”,真正服务于乘客出行的每一个环节。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娇表示,企业策略上计划打造香港研发中心,构建覆盖中东、东南亚的智慧城市服务网络,因此本届展会重点展示了佳都科技联合西门子打造的“下一代信号安全技术云信号”解决方案。通过建设智慧线网云生态,推动信号系统向云化部署与智能运维全面升级,降低系统造价与全生命周期成本,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更轻量化、更高安全、更智能化的新一代城轨信号体系。
展会期间,开展“1+6+N”专题活动,聚焦“轨交出海”,成为国内专注该领域的权威对话平台。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带来全球市场一线洞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绿色智慧轨交发展的全球机遇。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发展空间大、装备技术高,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已超2700亿元,相关企业近1000家,技术和经验已输出至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广州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广州方案”。
创新赛事与展会联动,50余家企业竞逐绿智新发展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轨道交通赛道路演比赛。50多家企业同台竞技,参赛项目覆盖了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展现了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最新趋势,集中展示了广州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活力。此次比赛作为华南地区轨道交通领域重要的创新平台,旨在通过竞赛机制促进投资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赛事与展会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创新项目能够直接面对行业专家和潜在客户,获得一线反馈和市场机会,有效延伸了赛事价值链,放大了创新成果的影响力。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曹晓军表示,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的重要推动者,广州地铁已建成运营超过12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日均客流量近千万人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安全、服务品质等领域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广州地铁正以技术、运营与管理经验服务亚洲、欧洲、非洲及南美洲等20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以“广州标准”为基础,深化技术共研、标准互认、人才共享,推动实现从“项目合作”到“生态共建”的跨越,与全球伙伴共创可持续价值。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穗铁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