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5年8月2日,广东汕头海警局在对一艘“南海免休”钓具船进行检查时发现,船上证件齐全、钓具合规,船舱里却整整齐齐码着13筐螃蟹——“钓具根本捕不了螃蟹”,这个细节让执法员瞬间警觉。
尽管现场没有大批渔获,没有抓到上下游人员,也没有非法捕捞的现行证据,海警执法员仍从这艘看似合规的船只入手,展开多维度排查。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流窜闽粤两省、组织严密的非法捕捞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这个以颜某为首的团伙由近50人组成,拥有3艘“南海免休”渔船和5艘“三无”蟹笼船。他们的作案手法相当隐蔽:颜某在幕后遥控指挥,安排7艘船长期在海上非法捕捞,再利用1艘手续齐全的钓具船作为掩护,负责收鲜转运和物资补给。当天被登检的,正是这艘负责“洗白”渔获的钓具船。经查,该团伙在禁渔期间非法捕捞量达70余吨,非法获利高达600余万元。
案件查明只是开始,抓捕才是关键。该团伙反侦察意识极强,成员通过更换号码、注销账号、出海藏匿等方式逃避追查。特别是5艘未登记的“三无”蟹笼船,若继续在海上作业,将对海洋生态构成严重威胁。
海警执法员果断调整策略,通过长时间侦查,在海上成功抓获1名“三无”渔船船长及5名船员,为案件打开突破口。在执法震慑下,多名船长陆续投案,并主动上缴藏匿在隐蔽河道内的船舶。随着幕后组织者颜某落网,该团伙8艘涉案船舶、8名船长及40名船员全部到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批捕率达到100%。
这起案件的侦破在渔民中引发热烈反响。“看到海警船在海上巡逻,心里就踏实了”,一位渔民说道。通过常态化巡航与精准打击相结合的方式,海警执法员既守护着渔民的家园,也让“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在海上干违法事很快就会被发现”已成为渔民共识,这种从“被动守法”到“主动护法”的转变,正是海上执法效能提升的最好证明。
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从13筐螃蟹到六百万元大案,这起案件的侦破展现了新时代海上执法的精准与高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敌
通讯员:汕头海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