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6年度的“穗岁康”和“广州惠民保”陆续开放参保。新快报记者对比发现,两款产品均维持保费不变,前者向符合条件的被保险人发放津贴保险金,后者则升级特药保障。业内人士表示,此类产品投保门槛低,是老年人群、带病人群的好选择。
“穗岁康”提供百元津贴
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基础版保费为49元/人,升级版保费为149元/人。相比往年,两款产品的保费均不变,基础版特药种类从22种增至25种,升级版从63种增至65种。健康服务方面,新增运动奖励计划,完成任务领取奖励。
2026年度“穗岁康”的投保时间是今年的11月1日-12月31日。该款产品维持180元/人保费不变,保障也延续往年。今年度未参保且成功投保2026年“穗岁康”的可领取新客专属权益,用于兑换相关健康管理服务等。老客户连续参保可降低赔付门槛、提高赔付比例,符合相关条件的可领取津贴保险金200元-400元。例如,2024年的参保人,在2021年或2022年任一年度参保,若就诊自费药品费用达到300元,可领取津贴200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三款产品中,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基础版虽然保费较低,但仅报销基本医保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和特药费用,缺乏医保范围外的医疗保障,并非完善医疗保障的首选。
关注既往症保障
新快报记者对2026年度“广州惠民保”升级版和“穗岁康”进行测评。对于基本医保范围的住院、特定门诊医疗费用,两款产品的赔付比例、赔付上限均为80%、100万元,“穗岁康”的免赔额低于“广州惠民保”升级版,两者分别为1.6万元和2万元。从自费项目保障来看,“穗岁康”在住院医疗方面整体占优势,保额100万元,免赔额为1.6万元,赔付比例70%。“广州惠民保”免赔额和赔付比例分别为2万元和80%。“广州惠民保”的特药保障更为突出,免赔额为0,赔付比例达100%。
值得注意的是,若享受连续参保优待政策,“穗岁康”可给予宽松的免赔额和赔付比例,例如住院医疗的免赔额可降至1.4万元。
既往症保障是选择医疗险的一大要点。“广州惠民保”针对部分既往症人群不予赔付,包含恶性肿瘤(含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类、肢端肥大症等罕见病类等。相比之下,“穗岁康”没有该项限制,更为友好。
有保险经纪人表示,与普通商业医疗险相比,普惠型医疗险的起付线高。尽管如此,此类产品的投保门槛低、保费低,是老年人群、带病人群的好选择。凭借政府部门指导的优势,“穗岁康”在报销服务上有更好的体验。若消费者曾患前述“广州惠民保”列明的既往症,可优先选择“穗岁康”。
链接
差异化定价成为新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差异化定价成为普惠型医疗险的发展新趋势。例如,2026年度“阳江市惠民保”新增129元版本,匹配多元需求。山东潍坊的“潍坊惠民保2026”保费依据年龄区分为69元/人、99元/人、149元/人三个档次,低龄人群保费低。此外,对于医疗救助对象给予30元/人/年保费优惠。
这一变革是响应监管的号召。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今年7月发文提到,城市普惠型医疗险要遵循风险对价原则,实现差异化定价,原则上应当基于不同群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责任分级或费率分组。
广州本地方面,“广州惠民保”早已推行差异化定价,但基础版保障相对鸡肋。“穗岁康”则多年维持保费不变。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两个系列产品的保障升级趋向保守。
有观点认为,差异化定价有助于推动此类产品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的研究指出,通过分层定价,可以针对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开发更具可负担性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实现风险与保费的平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动态定价机制,根据市场变化、风险波动和赔付情况,定期调整保费和保障范围,确保普惠型保险产品的可持续性。
■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