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多项竞技、师生齐上阵、为家乡而战……
十五运会大幕已落下,但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精彩瞬间依然令人回味。师生齐上阵、为家乡而战……在十五运赛场上,广东高校师生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时刻。他们在多个竞技项目和群众赛事项目中争金夺银,以优异的赛场展现了大湾区学子的青春活力与广东高校体育教育的育人成果。
中山大学
竞技中显身手,中大学子诠释“强国有我”
十五运会中,中山大学师生大显身手,在帆船等多个项目上表现抢眼。
10月31日,帆船项目男子水翼风筝板级比赛结束,中大体育部2025级本科生黄齐滨荣获冠军。“这次全运会取得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报考中大的选择。”获奖后,黄齐滨说,作为一名帆船帆板运动员,自己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兴趣,“中山大学的海洋学科非常优秀,希望有机会多接触海洋科学,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风场变化等因素,从科学的角度提升竞技水平。而中大体教深度融合的理念,让我能够在不影响专业训练的前提下,接受高质量的学习。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中大学子‘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据了解,在赛前训练中,黄齐滨曾被水翼板划伤脚部,缝了9针,但伤痛未能阻挡其前行的脚步,他最终赢得比赛。
群众赛事方面,中山大学代表队同样战绩辉煌。沙滩足球项目上,代表队分别夺得女子沙滩足球冠军与男子沙滩足球亚军。广东队(女子组)主教练赵歆翟表示,从小组赛、排位赛到淘汰赛,广东队一直积累经验,争取每一场都踢得比上一场好。决赛前,广东队更认真研究了对方球队的特点,专门加强防守反击的战术部署,终于在决赛中实现逆转。定向项目中,中山大学体育部教师欧阳建飞带领广东队,斩获定向男子接力赛、定向女子接力赛、定向女子团体赛三枚金牌,成绩斐然。
除了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运动员,裁判员当中也有“中大身影”,他们是中山大学体育部的罗微、王守力、张淼,还有担任辅助裁判的陈化轲、吴静云。大赛期间,他们对执裁工作精益求精,保证赛事顺利进行。
华南理工大学
43名师生出战,展现强大团队力量
在本届全运会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43名师生出战,涉及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等14个项目。比赛期间捷报频传,跳水、跆拳道和无线电测向等项目均拿下好成绩。
其中,2025级硕士研究生陈艺文在跳水项目中表现优异,收获女子团体与女子双人3米板两项冠军;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王伟莹同样发挥出色,将女子团体及女子个人全能两枚金牌收入囊中。“给自己的表现打8.5分,因为我觉得我们俩(和林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陈艺文赛后表示,比赛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细节处理相对“粗糙”,之后希望能把动作“磨”得更完美一点。王伟莹赛后则称,这枚金牌虽在“意料之中”,但拿到金牌的感觉确实令人激动,“这次在‘家门口’参赛,观众给了我十足的鼓励和热情。”
2023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严磊在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比赛中夺得季军,他在赛后表达了对教练和队友的感谢,“虽然没能拿到金牌有些遗憾,但下一届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为广东争光。”
群众赛事中,华工学子在无线电测向项目拿下两个大奖:华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黄梓熙获男子团体冠军,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22级黎子扬获男子团体冠军。“团队的力量,让我们无限强大。”黄梓熙说,令他更为难忘的是全运会比赛当天恰逢暴雨,近半数队伍的设备出现进水损坏,平日在广东训练的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前做好了设备的防水工作。
暨南大学
苏炳添、全红婵上阵,暨大师生大放光彩
暨南大学师生在十五运会中备受瞩目,苏炳添的“最后一舞”、全红婵的“家门口比赛”均收获了全民关注,暨大体育学院学子在田径、跳水等多个项目展现了不俗实力。
11月2日,跳水项目在广州开赛。暨大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全红婵和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林珊助力广东队,斩获跳水女子团体项目冠军。
在男子双人3米跳板中,暨大校友谢思埸与搭档黄博文配合默契,以领先第二名巨大优势的出色表现,夺得冠军。
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决赛中,带伤作战的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夺得第五名。在女子双人3米跳板比赛中,林珊与队友陈艺文组合夺得金牌。女子3米跳板的比赛中,林珊再次发挥出色,以379.10分斩获冠军,她以这场“三金收官”之战,为广东跳水摘得了第六金。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梁宝棠、2024级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何宇与队友孔莹蓥、莫家蝶携手出战田径 4*400米混合接力决赛,并以优异成绩强势夺冠,为广东田径队拿下本届全运会首枚金牌。何宇说:“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比赛,心里有点紧张,但我的师哥师姐们都一直给我加油。”
华南师范大学
夺5金10银10铜,华师人展现强大实力
华南师范大学此次共有68名学生运动员参赛,涵盖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水球、赛艇和帆船等14个项目,最终夺得5金10银10铜,展示了华师人的竞技精神和运动风采。
代表广东队出战的华师体育科学学院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高英倚、梁志伟与队友团结协作,在水球项目中,以16比9战胜上海队,成功卫冕冠军,为广东代表团斩获一枚金牌。“我们不仅是一个球队在进行比赛,是一个整体在进行比赛。有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教练团队等,这都是我们能夺冠的客观因素。”他们说。
在水球铜牌赛中,2023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刘伯昊、李万翔、张城玮,以及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张译文、华中浩代表四川队出战,以11比10战胜湖南队,为四川队夺得季军。
在帆船项目中,广东队选手、华师体育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范常航与搭档许华妹,获得了帆船混合诺卡拉17级项目铜牌。同为广东队选手,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陈佳铭,获得帆船帆板ILCA6级场地赛第四名。
毕业于华师的倪旭林和聂毅德组合,则为广东队赢得了开幕式后首金。两人在艇上默契协作,全程领先,以绝对优势冲线夺冠,拿下男子双人艇金牌。获奖后,他们在镜头前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我们成功了!”“我们卫冕了!”同为华师毕业生的邓志玮获得了男子单人艇金牌,他在赛道上一骑绝尘,为四川队斩获水上项目金牌。
深圳大学
104名深大人参赛,游泳、定向越野等夺金
深圳大学此次共有104名学生运动员及校友参赛,参赛项目覆盖游泳、艺术体操、羽毛球、高尔夫球、网球、乒乓球、定向越野等7大领域。在游泳、定向越野等项目中,深大选手表现尤为突出,斩获多枚金牌,展现强劲实力。
在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柳雅欣,以2小时11分42秒9的成绩夺得本届全运会游泳项目的首枚金牌。
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比赛中,深圳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葛楚彤、体育学院校友杨浚瑄与队友一起斩获金牌;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比赛中,2023级本科生吴晟恺与队友一起斩获金牌。在女子100米仰泳项目比赛中,2021级本科生彭旭玮斩获金牌,赛后,她笑说:“看见成绩其实没有特别开心,但是看见金牌时整个身心都舒畅了。”
在花样游泳的最后一项比赛——女子双人自由自选项目中,深圳大学体育学院青年教师王柳懿与双胞胎妹妹王芊懿代表广东队上场比拼,以585.9818分的总成绩夺得十五运会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冠军。两人再现奥运夺冠作品《莲》《豹》,作品中加入了广东元素。王柳懿说,“这套动作在赛前其实有修改,算是扛住了这个考验。希望能够借着全运会的契机,可以把奥运的作品带到国内的赛场上。”
在全运会高尔夫球项目上,深大体育学院2015级张维维战胜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殷若宁,夺得女子个人金牌,同时也为广东队争得女子团体冠军。
此外,在定向越野项目上,深大学子共斩获四项第一名、一项第二名及两项第四名,成为该项目的最大赢家。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王娟 实习生 蔡思彤 余思睿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