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中国商务部近日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公布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爆发,央行数字货币的渐行渐近,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曾经“妖魔化”的数字资产时代即将到来。
8月21日晚,亚洲领先的数字资产及金融科技公司BC科技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就其OSL平台于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架下营运第1类(证券交易)及第7类(自动化交易服务)受规管活动的牌照申请,已获香港证券及期货监察委员会(SFC)发出原则上批准通知书。当OSL满足最终批核所需的条件,该牌照将允许OSL为数字资产(包括证券型代币)提供经纪和自动化交易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香港证监会此举是香港数字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将极大推动香港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作为事件中的主角,BC科技集团距成为全球唯一已上市、持相关牌照、已受保及聘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的数字资产平台仅一步之遥,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亚洲金融科技平台的领先地位,也将对中国的数字资产交易起到示范效应。
香港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今年,在全球经济政策都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加密货币不断受到投资者们的追捧,其总市值已经由年初的1870亿美元上涨到3600亿美元,接近翻倍。
(加密货币总市值及成交量,图表来源:TradingView)
而从道富银行、Paul Tudor-Jones、渣打银行、摩根大通、富达、德意志交易所集团、野村和ING等大型金融机构传出的消息及它们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参与程度,预计数字资产行业还会进一步爆发,并进一步走向机构化。富达数字资产(Fidelity Digital Assets)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与一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美国机构投资者认可数字资产的吸引力。在对近800个美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的全面调查中,其中有36%的机构投资者表示目前已投资了数字资产,60%认为数字资产应在其投资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加密货币发展过程中总是不乏争议,尤其是监管,更一直是加密货币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其中交易所跑路、交易所被盗事件屡见不鲜,让投资者们损失惨重。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不仅让数字资产投资者们在选择交易所时愈发谨慎,对监管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为了保护市场与投资者,促进数字资产在法律框架内的合规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相关的数字资产交易牌照。目前已经颁布过数字资产交易行业相关牌照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瑞士、泰国、加拿大、菲律宾等。
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其监管与金融创新也一直走在世界前沿,也很早就开始了数字资产牌照方面的探索。2018年11月1日香港证监会公告,针对数字货币交易所,香港证监会拟在沙盒计划中实验监管相关平台,若实验成功将会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发放牌照。2019年11月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有关虚拟资产期货合约的警告》和《立场书: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表示将向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所界定的从事属于受监管活动的主体审批和颁发牌照。如今随着牌照原则上下发,既表明针对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监管的沙盒实验非常成功,也意味着投资者在获牌照的交易所内交易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
有序的监管是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一部分, 对于香港的数字资产行业来说,这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标志着香港的数字资产经济正式驶入快车道。
STO万亿市场即将爆发
香港的数字资产牌照是针对证券型代币业务发展而下发的。证券型代币也称为STO,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真实资产,例如房地产,股票,债券等。可以说,STO是虚拟货币脱虚向实的桥梁。而STO相对于对应实体有多种好处,例如降低交易成本,允许跨境结算,利用智能合约进行自动化交易等等。STO同时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门槛,能够参与一些高价值资产(比如摩天大楼)的投资,获取收益。
而对于部署的真实资产来说,特别是房地产这类搁浅资产(容易因环境变化导致价值变动的资产)来说,STO可以通过证券化为其赋予流动性和交易性,同时通过证券型代币的价格变动可以知道该资产的实时价格——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可以向银行证明你资产的市场实时价格,然后再次抵押该资产获得押贷款;你可以向税务机关证明他们对您的资产定价有误,则可以减少税收。证券型代币还可以允许你拥有一种资产的部分所有权,比如你可以成为一座摩天大楼的股东等。
这些独特的魅力也让STO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Elevated Returns、BTG Pactual、Alliance Investments等全球大型金融投资机构已经宣布了价值几十亿美元资产的STO。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但是居高不下的价格也让很多专业投资者望而却步。STO可以降低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门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为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更大的流动性,让香港的房地产市场重新焕发生机。当然,STO的应用不至于房地产,对于不易分割的资产,比如收藏品,STO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OSL或成为最大收益方
当然正因STO的市场更大,对应资产的价格更高,对平台的监管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这也不得不提到本次下发牌照的最大收益方——数字资产交易所OSL。
尽管从公告来说,距离OSL正式获得数字资产牌照还需时日,但BC科技集团距成为全球唯一已上市、持相关牌照、已受保及聘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的数字资产平台仅一步之遥。
OSL是香港上市公司BC科技集团旗下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也是第一个向香港证监会提交数字资产牌照申请的平台。2009年11月6日,香港证监会就虚拟货币资产交易平台公布新框架后,11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牌照申请。
能够获得证监会的认可并不容易。持牌交易平台的合规要求当中包括冷热钱包保险,客户资产隔离,开户审查流程,反洗黑钱措施,维持市场秩序及其他针对数字资产的相关要求,仅向符合资质的企业发放牌照。OSL的牌照申请能够原则上获批,也表明了香港证监会对OSL的认可。
事实上,自转型数字资产开始,OSL就积极拥抱合规与监管。在资产托管的安全性上,OSL与英国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Aon共同推出第一个军事级别安全的面向机构的数字货币保险托管服务;在财务上,公司聘请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罗兵咸永道)为公司的核数师(即审计师);在AML(反洗钱)及数字资产交易的透明性上,BC科技集团前在亚洲担任FATF委员会主席,积极执行荷兰国家银行(ING)针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及相关公司处理加密资产提出的“Travel Rule”,能够对加密资产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追踪,防止洗钱等非法行动。
而在数字资产业务上,OSL也是目前亚洲顶尖的数字资产平台之一,主要业务包括数字资产交易经纪业务、交易所、托管及软件及服务(SaaS)。
2020年3月3日,公司成功推出数字资产电子交易平台OSL Exchange。同市场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相比,OSL Exchange可处理每秒数以十万计的买卖盘,性能更高,以高度加密的资金库,热钱包、冷钱包以及科学的管理构架来确保数字资产的安全。
OSL还针对数字资产推出全套SaaS(软件即服务)白标方案。根据公司半年报,OSL SaaS正服务12位活跃客户,其中包括:一家主要的地区性银行、菲律宾最大并被菲律宾央行认可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商PDAX。OSL也被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投资公司—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LLC (EFH)选择为其官方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商,2020年5月,拥有香港证监会牌照的区块链与加密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MaiCapital选用OSL,为其加密货币量化对冲基金“Bitcoin+”投资基金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OSL的实力也获得了众多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的认可。世界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富达资本便是OSL的投资者之一。在公司1月3600万美元的股权配售中,富达投资旗下的全球资产管理子公司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认购了1400万美元。
OSL的业绩也正在爆发。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 OSL数字资产平台业务实现收入6110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上升47%。
此次申请牌照原则上获批则进一步加深了OSL在数字资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一份数字资产交易所风险报告披露,在被分析的216家数字资产交易所中,只有14%的交易所被确认已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发放的合法牌照。而一旦正式获得牌照,OSL将更容易获得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助其数字资产业务在下半年进一步爆发。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