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阳春)开幕式暨脱贫攻坚成果展系列活动在阳春市东湖广场举行,金花坑春砂仁、石望腐竹、新坡大米、河朗白岭仔绿茶、河口甜薯、圭岗氹仔鱼……来自17个镇(街道)55条省定贫困村的优质扶贫产品齐亮相,琳琅满目,通过书记代言、网红直播、宣传推介等系列活动,走向千家万户。
网红直播:
刷流量卖特色美食 带徒弟加入直播大军
现场,阳春市抖音网红“唐羽video”落力推销当天的春砂仁蜜、菠萝蜜、柠檬干片等特色产品。他说,想借着此次活动“刷一波流量”,更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外地朋友了解阳春的特色美食,还想借这个机会教徒弟,让他们早一些加入直播大军,带动阳春的扶贫产品走出广东省、走向全国。“我们的带货目标是20万元。”他说。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阳春市借助抖音网红“唐羽video”开展消费扶贫,先后录制农产品短视频2000多条,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100余次,带动17个镇(街道)51条贫困村销售特色农产品500多万元。
■阳春市扶贫成果展示区。
书记带货:
“自家就吃这个大米,所以敢为它代言”
“各位父老乡亲都看过来,欢迎来尝尝石上香粘大米。”为石上香粘大米代言、带货的是阳春市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黎尹。现场工作人员用石上香粘大米煮成一锅米饭时,香味扑鼻,吸引大批市民围观尝鲜。“我家食用的就是这个大米,品质好,所以我敢为它代言带货。”黎尹自信地说。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河西街道石上村香粘大米产业由帮扶单位——珠海市委政法委筹集资金投入了2.5万多元,扶持14户贫困户种植桃优香粘水稻约40亩,今年总产量约2.6万斤,现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销售,收入约7.8万元,参与种植的贫困户人均增收约1300元。
多方协力: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形成合力
据了解,阳春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02户34403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5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3亿元,建成村、户项目1.3万多个。目前,阳春市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形成扶贫“大合力”,带动扶贫产业健康发展、贫困户稳定增收。
今年以来,阳春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以学校食品派送、工会消费扶贫为主导,推进贫困村农产品进食堂、单位。通过动员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消费扶贫,购销贫困村农产品藠头6万余斤、淮山10万余斤,金额达200多万元。同时,组建120多个邮乐购站点、270多个益农信息社、7个阿里巴巴天猫电商网点,与广东小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扶贫爱心超市,在17个镇(街道)618条村搭建电商网点,带动销售农产品1.2亿元。
此外,阳春市还通过举办春砂仁旅游文化节、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暨乡村游旅文化节、农产品消费扶贫展销会等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村扶贫抖音直播间、农产品电商平台、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和珠海市星园扶贫市场等平台带动17个镇(街道)贫困村销售特色农产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蓝威龙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