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永 肇庆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驻广宁县北市镇同文村工作队队员)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晴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落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今晚我到村中脱贫户潘奕成家中走访。潘奕成在2016年认定为一般贫困户,经过五年的帮扶,2020年复核验收退出贫困序列。由于他在白天需要工作和农忙,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入户。
一踏入门口,一台崭新的大电视就映入我眼帘。潘奕成和我说道:“这部55英寸液晶电视是今年春节期间网上打折买的,前几天刚到货安装好。去年赚了钱把原来的电视换了,之前的太小了,对小孩的眼睛不好。”以前他家还是泥砖危房,通过帮扶,新建了一栋3层砖屋,家具也焕然一新。我坐下来和他聊天,了解他家庭近况。潘奕成的父亲患有慢性疾病,由于病情不稳定,现在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疗费用经过医保救助后由个人支付的不多,家庭能负担,每月的残疾补贴也有落实到位。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驻村工作队去年积极向上级争取了公益性岗位,用来安排因照顾家庭或者年龄较大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公益性岗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清洁村庄卫生、护林防火、疫情防控等,每月工资含社保有2520元。潘奕成今年52岁,年龄较大,而且要照顾患病父亲,无法外出,工作队去年6月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工资发了吗?工作感觉怎样?”我询问潘奕成近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他说,在岗位工作半年多来,工资都会按时在月底发放到银行卡,他对岗位的内容越来越熟悉,每天都能提前完成安排的工作,周末还会打些散工,帮忙榨油砍树,增加家庭收入。听到他的工作稳定生活有改善,我倍感欣慰。
第二站来到另一位脱贫户江阳娇家中。她是一名单身母亲,平时靠低保金和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生活。大儿子上初三,小女儿上小学,两个孩子成绩优异,奖状贴满了客厅整面墙。大儿子的成绩排在年级前列,他希望能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广宁中学,今晚他在学校上晚自习,而小女儿也在家中认真写作业。此前,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江阳娇大儿子初三学习费用支出较大,于是向镇民政办提出提高该户低保金的申请,江阳娇和我说如今低保金每月增加了一百多元,并得到了一次性临时救助金,这笔钱能够缓解家庭支出困难了。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我经常和家中有孩子读书的帮扶户父母沟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不要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欣慰的是近几年,村中没有出现辍学现象,先后有四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
到帮扶户家中走访是驻村干部的日常工作,虽然帮扶户已经脱贫了,但是入户走访并没有停止。对于易返贫的低收入家庭还要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两年的驻村经历,使我感受到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截然不同,面对农村农民的第一线,只有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和真情投入,才能赢得民心,取得群众信任,驻村工作才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