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获悉,近日,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南国教育论坛如期举行,来自教育届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广东教育现代化反思与突围、新时代广东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共同展望教育现代化与广东新时代实践的新未来。
本届论坛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广东新时代实践”为主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等多个单位的知名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广外南国董事长丁小军、督学顾也力、副校长王心洁出席会议。王心洁表示,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教育实践,深刻阐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专家学者们从专业建设、教师成长、人才培养等角度进行交流,对于拔高行业教育水平,培养尖端人才,深挖内外潜力,引领业界新典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科研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应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将国家部署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贵华副院长指出,教育科研要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开展工作,教育行业要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他强调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中国智慧教育的引领作用,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提炼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指出,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专业建设不仅要善于利用科技,更要培养善于利用科技的师范人才,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现代化相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要任务。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教育现代化与广东新时代实践发展前景,发表真知灼见,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规划所所长、副研究员,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委会副理事长杜新秀围绕“广州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实践”作主题作报告。她提出了广州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几点战略,从教育结构的合理程度、教育保障的机制和水平、教育国际化水平以及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四方面阐述了她对广州教育现代化未来发展的展望。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委会理事长,广外南国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增俊教授以“中国式:广东教育现代化反思与突围”为题,详细阐述了进行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教育从培养官吏及学究精英(为少数人服务),转向传递生存技能、培养生产者(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教育的过程。冯教授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论坛着眼于中国教育发展的前沿,围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广东新时代实践展开,主题宏大且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采写 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张月琦 刘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