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针对近期频发的“订餐诈骗”警情,桂城派出所反诈专班快速反应,及时在线上发出“反诈紧急预警”,提醒餐饮业商家谨防该类电信网络诈骗。3月23日,驻村警官收到辖区餐饮业负责人信息,称幸亏民警预警信息发得及时,提高了防范意识,在接到类似的诈骗电话后没有被骗。
为进一步提高餐饮业商家对该类诈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当天下午,桂城派出所联合桂城街道经发办在桂城创享家·桂城餐饮业协会,线下组织30多名餐饮协会代表开展了“以案说法”的精准反诈宣讲会。
桂城派出所副所长张承军说明了紧急组织开展本次宣讲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餐饮协会代表们担负起反诈宣传的社会责任,让本餐厅以及更多的餐饮业从业人员了解“订餐诈骗”套路,提高防骗意识,免于受骗。
随后,反诈专职民警彭健燕通报了近期全市发生的该类诈骗警情总体情况,通过挑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剖析了骗子的诈骗手法,对比真正的转账记录截图和骗子转发的假的转账记录截图,让餐饮协会代表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只要不慌、不急,不要被骗子套路,总能识别出骗局的破绽。
彭健燕在回访被骗事主时了解到,其平时也有一定防骗意识,曾经遇到过其他类型的电信诈骗都能准确识别,但这次却被“订餐诈骗”套路了,关键还是急于“接单做生意”心理在作祟,从而失去了最基本的辨别能力。
警方提醒:接到订餐的陌生电话时,要保持清醒,涉及资金交易,应第一时间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在没有当面确认的情况下,不要先行垫付相关费用。(吕晓如 通讯员 彭健燕)
相关新闻:
冒充大客户订餐实施诈骗 两客户经理不慎“中招”损失数万元
新快报讯 日前,南海平洲辖区接连发生两起冒充大客户以订餐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两家酒楼的客户经理不慎“中招”,损失数万元。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涉及钱财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同时注重提高反诈意识,一起来反诈,做个“反诈”明眼人。
3月15日,在桂城夏西一酒家任职客户经理的古先生(化名)意外地接到了一单“大生意”。一名自称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人致电酒家,称因工作原因需要在其酒家订3桌饭菜,并且连续14天都在酒家续餐。古先生喜出望外,不敢怠慢,马上添加了“客户”的微信进一步沟通。
“客户”随后发来一张“某华葡萄干红”的红酒照片,称在他们开餐时需要提供这款红酒。由于酒家没有该红酒,“客户”便“好心”地向古先生推送了一名其认识的红酒供应商微信,称自己不方便采购,让古先生联系供应商,可以以优惠价格采购到这批红酒。古先生急于谈成生意,没有多想就添加了“供应商”微信,并下单了40瓶红酒。但是“供应商”称需要先交付订金,古先生有点迟疑,便和“客户”沟通,没想到“客户”也很豪气,立马说让财务将餐费和红酒的钱转账给古先生,并在微信上发送了转账记录。
看到这个,古先生便放心地向红酒供应商支付了23200元的订金。不久后,“客户”又说有一个领导想多买50瓶红酒,让古先生再次采购50瓶红酒,这一次“客户”还很主动地将购买红酒款的转账记录发来。头一次遇见如此爽快的客户,古先生感觉自己运气真好,便再次向卖酒商家支付了15000元订金。
但是兴奋过后,古先生发现一直没有收到转账款项。他赶紧联系“客户”,对方称财务转账要24小时才能到账。古先生便又等了一天,但是仍然没有收到汇款,他才慌忙地在微信上联系客户,一直没有等到回复,同时“红酒供应商”也没了音讯,古先生才惊觉被骗,损失38200元。
无独有偶,同样在桂城某饭店工作的严女士(化名)也接到类似大额订餐单,在对方推荐下从微信采购红酒一批,卖酒方一直催促付款,同时订餐客户谎称对公账户已转账但是有一定延时,在两人的催促下严女士只能付款,然而一直没有收到红酒,也没有收到客户的餐费汇款,最终被骗走41000元。(吕晓如 通讯员 罗晓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