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1年,按照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要求,广东中山和贵州六盘水结对。近三年来,中山市着眼六盘水所需,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5.01亿元,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培训、乡村建设等,实施帮扶项目202个;引导55家企业到六盘水投资兴业,实际到位资金达30.22亿元,共建“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工业园区3个,通过产业引领“强肌造血”,带动产业大招商实现新突破;通过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乘势拓圈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7月11日至12日,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到贵州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粤黔协作走深走实。随后,在中山与六盘水两市宣传部门推动下,广东、贵州两地多家省市媒体在六盘水开展“东西协作 山水情深”——中山媒体凉都调研行活动,采访团深入企业、乡村、医院、学校,对两地在产业、招商、人才、民生等领域协作进行了实地走访。作为参与媒体,今起,新快报将推出 “ 山水相携 再续华章” 系列报道,以所见所闻,展现东西部协作的阶段性成果,讲好“山水”好故事。
深挖潜力 成就“产业谷”
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六盘水市水城区区属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生产业务,现有员工700余人。
公司为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链头部企业,产品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供给下游铝精深加工企业生产高附加值铝加工产品。2017-2022年,双元铝业公司完成原铝产量83万吨以上,工业总产值133亿元以上,工业用电量119亿度以上,上缴各类税费2亿元以上。
2022年以来,根据共建产业园区产业定位,按照建链、补链、强链思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山市累计引导新增入驻共建园区的东部企业10家,推动扩大投资的园区存量企业5家,累计新增到位投资约4.73亿元,有效补充共建园区产业链条,推动共建园区实现产业升级。中山市火炬区与水城区铝产业链的缘分便就此开始。
7月15日,新快报记者在该企业厂区看到,电解铝车间和冷轧车间机声隆隆一片繁忙景象。据介绍,双元铝业每年可生产14.5万吨电解铝。有如此多的铝原料做基础,园区吸引了众多下游高新技术企业,成就了百亿产业集群。“这条冷轧生产线总投资为2亿元,最薄可将铝板冷轧至0.01毫米,质量高,市场需求大。”在冷轧车间,企业有关负责人吴翔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
贵州安润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背靠双元铝业发展起来的下游企业之一,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的工业漆包线,拥有12条生产线,在两市共建产业发展中,解决了80多名当地工人就业。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档行李箱的企业,主要原材料同样是铝材,这家企业也是中山市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帮忙招商,引进园区的。
盘州市红果经济开发区,贵州苗十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钱兴告诉新快报记者,去年以来,他们一次上了两条苗岭透骨液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亿元,而这两条生产线,正是中山援建的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而该区就是中山市小榄组团·盘州市共建工业园区。2021年5月30日,盘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市小榄组团签订园区共建框架协议,两年来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50万元完善园区给水工程、配电工程和消防工程等配套设施,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已经引进云南多远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苗十三商贸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驻园区,投资红米加工、苗岭透骨液(消毒剂)生产、服装生产等项目,吸纳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贵州苗十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苗药种植研发、生产销售、苗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黔西南地区苗医药产业中的领军企业。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组长、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曾庆文表示,两地协作过程中,中山充分发挥在白色家电、灯饰五金等领域的雄厚实力,六盘水发挥在矿产资源、钢铁、氢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以粤企入黔“双百”行动为契机,以“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东部市场+贵州产品”的“四+”合作为抓手,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2023年,中山市新增引导17家企业到六盘水投资兴业,到位资金7.64亿元。共建6个产业园区,实现入园企业到位资金2.71亿元,有力带动了本地产业发展。
取长补短 共谱“致富经”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2年以来,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中山市和六盘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乡村振兴部门、粤黔协作六盘水工作组加强协作对接,成立“一县一企”双向共建工作专班,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摸底调查、实地走访、与企业员工交流了解等方式,在两地众多企业中遴选出了6家经营发展优、吸纳就业多、群众口碑好的粤黔协作企业,双向建立“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
与此同时,两地以双向共建稳岗就业为目标,以积极兑现各类奖补政策为抓手,加大对“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扶持和做好服务。粤黔协作以来,为六盘水6家“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组织专场招聘活动6场次,推送发布用工岗位信息14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8人。
此外,两地共同发力,健全机制抓好稳岗就业。携手建立健全“接、送、稳”等“一条龙”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三个帮扶组团(中山市东区组团、小榄组团、火炬组团)分别建立了中山TCL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中山)公司3个“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累计吸纳黔籍农村劳动力679人;携手建立健全“招、培、用”等“一体化”稳定就地就近就业工作机,三个被帮扶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分别认定贵州顺骋实业有限公司、盘州市创延达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安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累计吸纳560名六盘水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务工。
2022年以来,六盘水全市产业协作项目累计带动3851名农村人口、711名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受益农村人口人均增收约2.34万元,实现了一个项目带动就业一批人,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增值效益。
聚焦重点 共搭“连心桥”
粤黔共建,山水情浓。
5月8日,“粤黔同心”六枝特区家庭心理指导服务中心项目动员会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教育局召开,中山市东区组团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在会上启动了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建设“粤黔同心”六枝特区家庭心理指导服务中心项目。根据粤黔两省安排部署和中山市、六盘水市统筹安排,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中山市东区组团结成结对帮扶关系。
根据规划,中山市派驻六枝特区工作组联合六枝特区教育局,将指导六枝特区第十一小学建设区级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家庭顾问室、影像疗愈室、情绪宣泄室等阵地,作为六枝特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工作的指导、服务、研究的体验式教学场馆;同时还会指导新华镇中学、六盘水第二中学、岩脚镇第二小学、牂柯镇中学设立4个分中心,引进先进课程资源,优化心理主题班会课方式,并辐射引领各分中心所在的46所乡镇学校。
近期,教育部、卫健委、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十七个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六枝特区党委常委、副区长、中山市派驻六枝特区工作组组长杨定起表示,六枝特区属于典型的人口输出地,导致全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未成年人现状。为进一步加强留守未成年人关心关怀,解决留守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促进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山市派驻六枝特区工作组充分利用粤黔·东西部教育协作平台,在六枝特区大力实施“粤黔同心”六枝特区家庭心理指导服务中心项目。
围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和目标,该项目实施后将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幼儿园教师达1500人次,培育家庭教育心理骨干种子教师100名,校长培训100名,直接受益留守未成年人将达1万人,间接受益学生达10万人。
据了解,关爱留守未成年人是中山市东区组团帮扶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一个重要项目。此前,2022年中山市派驻六枝特区工作组已在当地开展“粤黔同心”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项目,选取郎岱镇第一中学、木岗中学、实验小学作为试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开展以来,当地100个班级获得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等电影课程资源,乡村班主任得到了18033套教学工具书,100名骨干班主任学会使用德育心理电影课程,极大丰富、拓展和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6000多名学生受益。
志合越山海,同心同向行。在中山、六盘水两地的东西协作帮扶中,不论是党委政府还是党员干部,皆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正在谱写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富成效、最具特色、最有情谊的发展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 六盘水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