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7日,记者在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南沙区住建局组织的主题发布会上获悉,南沙正加快推动建设半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湾区交通中心”,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大交通引领大开发
实现南沙与大湾区城市高效直联直通
建成4条(广深港高铁、南沙港铁路、地铁4号线及18号线),在建2条(深江铁路、南珠中城际),力争广珠澳高铁及地铁15号线、22号线南延段、26号线等轨道交通早日开工建设……会上,南沙区住建局二级调研员彭文力介绍南沙“打好大交通引领大开发”的成效。
高快速路建设方面,南沙已建成9条,目前在建5条,包括狮子洋通道、南中高速、深中通道、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广澳高速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等。随着2024年南中高速和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珠江两岸的过江通道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得到较大改善,深圳到南沙的通达时间将压缩至半小时以内。“我们努力实现南沙与大湾区城市高效直联直通,持续巩固提升南沙大湾区交通中心优势地位。” 彭文力说。
全域互联互通
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榜单,南沙区东涌镇、大岗镇、黄阁镇、榄核镇、万顷沙镇上榜,成为广州上榜数量最多的区。
为壮大镇域经济规模,南沙着力提高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交通通达能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同时,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持续推进区内交通骨架路网建设。
目前,南沙重点推进凤凰大道、万环西路、市南大道三条主干路快速化改造,逐步缩短各组团间的通行时间。推动各产业功能区或组团中心按“10、20、20”布局构建出行时空圈,其中,“10”即区内各产业功能区或组团中心10分钟内能接入高快速路;“20”即区内各产业功能区或组团中心至对外交通枢纽20分钟直达;另一个“20”即区内各组团中心至南沙中心城区20分钟可达。
“强化庆盛枢纽的主干驱动作用,东涌构建新能源、先进制造等N个产业生态圈。”东涌镇副镇长彭家泉说。
万顷沙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陈谦表示,万顷沙镇计划投入1.35亿元实施“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二期)”项目,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改善城乡整体面貌。
坚持项目牵引,推动村镇建设,南沙充分发挥项目牵引与带动作用,结合镇街建设需求,做好建设项目的谋划、储备,形成总投资约290亿元170余个项目的城镇建设项目库,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企业与镇街结对
掀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
在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南沙段掘进现场,珠江东西两岸正“双向奔赴”,为早日实现海底“牵手”奋斗。“盾构自万顷沙始发后,掘进约340米进入珠江内。”据项目承建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深江铁路SJSG-2标副总工程师高卫君介绍,目前深江铁路SJSG-2标盾构隧道累计掘进完成2152米,剩余778米,明挖隧道755米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
这个“海底通道”是南沙大力推动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记者获悉,南沙还积极引导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建筑业企业,与各镇街建立结对关系。目前,已有17个项目达成意向,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中铁隧道局与南沙区大岗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指挥部综合部部长王智奇表示,“目前确定了大岗镇高沙村路灯工程和上村村绿美小公园两项帮扶项目,已在筹备开工建设。此外,我们还联合国电投在大岗镇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签订投资建设意向书,投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确保项目在今年11月份开工建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