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瑶浴包、糍粑、苦爽酒;长鼓、番鼓舞、竹竿舞……10月12日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乳源瑶族自治县共同举办的“乳源邂逅大湾区之夜暨乳源瑶族文化节”,在广州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拉开帷幕。
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9个镇和县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等部门及16个本土企业,带着特色乳源文化及丰富的农文旅产品亮相珠江河畔,让湾区市民就地体验瑶族美食与文化。
特色活动尽显瑶族风情 青春力量助力乳源“出圈”
体验长桌宴、共跳竹竿舞、试穿瑶族服装……当天的活动现场,趣味游戏和草原音乐会等环节也将乳源的瑶乡特色带到了广州市民面前,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欢声笑语中亲身体验了“世界瑶乡”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当天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9个镇的16个本土企业,将73个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带到了广州。当天的乳源瑶族文化节推介现场,乳源县副县长杨贤冰用六个“6”介绍的乳源特色,也让现场的湾区市民印象深刻。不少人在长桌宴上品尝了瑶族特产的苦爽酒、鲟鱼等特色美食后,便主动询问哪里能够买到,表示想要多带一些回家。
为让更多的湾区及全国市民了解乳源,广外青年师生团队通过网络直播、拍照打卡、互动体验等青年人喜爱的方式助力推介活动全面开花,用青春力量推介乳源文化,助力乳源特色农产品增收扩圈。
全新帮扶路径 为乳源打开湾区之窗
据悉,“乳源邂逅大湾区之夜暨乳源瑶族文化节”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广外自2021年起与省委外办组团驻点乳源开展乡村振兴帮扶,今年3月在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发起的“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中与乳源结对,8月又在省委部署的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中与省委党校组团对接乳源,已先后选派7人次党员干部驻县驻镇驻村开展帮扶,2023年暑期选派了17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共232名师生,赴乳源开展调研和社会实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明浩在致辞中指出,推介活动遵循“市场导向、企业担纲、流量为王”的思路,以乳源瑶族文化、乳源民俗、乳源美食等为核心,以展示体验活动为载体,立足湾区打造“乳源之窗”、促进产业融合、引领农文旅新潮流,向都市市民展示民族文化之美、乳源民俗之美,并将配合乳源瑶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系列活动,为乳源打开湾区之窗。
据介绍,系列推介展示活动将继续借助兄弟单位的力量,通过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广州市青年乡村振兴促进会、广州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这些平台,持续到12月乳源县庆系列活动期间。
活动还举办“校地合作帮扶机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研讨”圆桌会议及“乳源湾区之窗”授牌仪式。首获“乳源湾区之窗”授牌的广外校友、长洲岛都市农业产业园董事长宋俊文告诉记者,未来期望通过自身产业园的周末亲子流量,让湾区市民就地体验瑶族文化与美食,搭建游客与乳源企业间的沟通桥梁,助力乳源美食走上湾区市民的餐桌。
乳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乳源瑶族文化节第一次走出韶关,走进湾区,这种全新的推介形式,既能有效推动乳源优秀传统文化、乳源乡村振兴特色产品“走出去”,又能让更多湾区市民就地即可深入体验和了解瑶族文化及美食,从而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乳源。
“近年来,广外在产业、文化、人才、组织和生态五大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我们想借助‘湾区乳源之窗’这样的平台,打造一种新的全方位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广外驻乳源乡村振兴工作队、驻王龙围村第一书记黄石胜说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独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