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霜降之后,气温将逐渐下降,脑血管疾病进入了高发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老年人是脑血管疾病的易发人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神经内科日前举办了“卒中:重在预防”脑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带领团队为群众开展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与症状识别,并进行了脑血管病的科普。陆正齐指出,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
在我国,脑卒中是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2020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8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陆正齐指出,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应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除此之外,要注意控制体重、科学运动,配合健康饮食,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甄晓洲 周晋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