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肇庆市高要区一块块水田里,水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穗谷压完了稻杆,一片丰收景象。2023年晚造水稻已进入收割阶段。11月17日下午,高要区在禄步镇水稻优新品种示范基地召开2023年晚造水稻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促进肇庆市高要区丝苗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肇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文杰,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陈国荣、研究员刘传光,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谭耀华及飞翔农业机械化生产合作社负责人余业飞等多位领导、农业企业代表以及种植大户等50多人参会。
观摩会现场,谭耀华介绍了肇庆市高要区2023年晚造水稻种植情况。陈国荣带领与会人员观摩了大面积种植的常规丝苗米示范品种19香和南晶香占,以及先香优九里香,昇香两优春香丝苗,黄香丝苗,莉香占,广10优清香,香禾优明月丝苗等24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考察展示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等田间表现,提出适合当地开发的优质高产品种和技术,进一步助推高要区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文杰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好种业振兴系列决策,及时跟踪落实科技科研项目的实施情况,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肇庆市乡村振兴。观摩会现场展示内容丰富,采取千亩大田现场展示、种植大户现场打分评估、面对面交流等接地气的方式,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本场水稻优新品种观摩会,专家们对展示和筛选出的广东省近几年育成的优质新品种和适应肇庆市的优良品种高度评价。此外,也为企业、合作社以及种粮大户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栽培模式的优质水稻品种提供较好的平台,加大农作物新优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推进高高产优质水稻丝苗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肇庆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观摩会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肇庆市科学技术局、肇庆市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肇庆分院、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飞翔农业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组织,并获得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肇庆市科学计划项目“丝苗米新品种及直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项目的立项支持。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