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30日,由广州市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信用办)主办,以“信融湾区 联谋发展”为主题的粤港澳信用研讨交流会暨信用联盟成立发布活动在广州南沙举行,为信用服务机构、智库学者、行业协会提供高端交流平台。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循环,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引导各类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率先打造“1+10+N”系统性的“信易+”工作体系,在进出口、用电、办税、行政审批等领域落地惠民便企信用创新应用场景。率先打造全球溯源体系,构建“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进口商品安全监管和服务体系。率先打造可信身份认证“微警认证”数字化服务平台,全国超过9亿人使用“微警认证”,提供认证服务次数超110亿次……近年来,广州南沙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创建广东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促进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地居民经济、生活往来日益频繁,大湾区跨境信用合作成为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迫切需求,但由于法律、标准、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三地间的跨境信用合作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据南沙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关于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的部署要求,南沙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以及国家赋予的战略地位优势,积极探索开展跨境信用合作,构建起5个“1”跨境信用工作体系,包括一家机构(实体化运作的广州市南沙区跨境信用促进会)、一个联盟(粤港澳跨境信用服务联盟)、一项标准(实操性强的《粤港澳企业诚信合规评定规范》)、一系列活动(跨境信用交流合作活动)、一项场景(“诚信合规”电子化认证标识及报告),推动成立全国首个区级跨境信用领域协会、编制了粤港澳三地互认的跨境信用团体标准、联合境内外50家知名信用机构共同组建粤港澳跨境信用服务联盟。
活动中,南沙区推动行业协会,以依法依规、自愿加入、资源共享、合同共赢、自律同行为基本原则,联合境内外50家知名信用机构共同组建粤港澳跨境信用服务联盟,旨在为粤港澳乃至境内外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为联盟成员提供信用服务,帮助企业防范跨境业务信用风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内外循环链接功能,支持推动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开展跨境信用合作,推动不断创建国际合作、国际竞争新优势。
发布粤港澳跨境信用标准及信用标识。现场,由南沙区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指导,区跨境信用促进会联合粤港澳三地信用服务专业机构及专家学者共同起草的《粤港澳企业诚信合规评定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规范构建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诚信合规评定体系,打造粤港澳三地互认的“IC”电子化认证标识。据悉,企业诚信合规标识认证试点已在内地与香港开展,帮助香港企业在内地的经济活动中提高自身信用认可度。
接下来,广州南沙将继续对标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国际一流水准,深化跨境信用创新探索,加快推动信用服务产业集聚,积极发挥粤港澳“超级联系人”作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助力“信用湾区”建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罗瑞娴 陈秋虹 酒一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