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成为必修课,美育之花绽放
从军旅舞蹈到大型歌舞,从民乐演奏到大合唱……近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指导、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主办的2023年广州市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实施成果展示在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举行,多所市属中职学校通过学生才艺展演和教师代表经验分享的形式,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是广州中职学校自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课程实施教学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职学校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打造了多个宝藏社团,在加强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中成绩亮眼。
政策
艺术课程成中职学生必修课
近年,国家在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上不断加大力度。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要求试点高校为中小学校开发和实施2-4门体育美育专项课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2022年,广东出台《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围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举措。广东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
据了解,广州中职艺术课程在各中职学校的开展包括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含《音乐鉴赏与实践》《美术鉴赏与实践》两门课程,共36学时,记2学分;拓展模块是任意选修内容,包含歌唱、演奏、舞蹈、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戏剧、影视等,同样是36学时,记2学分。
实践
多所中职学校拥有多元社团文化
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后,广州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艺术教学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范健华介绍,广州各中职学校通常会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来开展拓展模块的教学,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学分制度,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基础模块当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或活动实践中,以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综合素养。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副校长王亦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除了完成基础课程外,还通过社团开展了众多实践活动,到周边的幼儿园、敬老院、社区等地方,开展文艺演出和普法活动。“目前学校共有26个学生社团,此次参与展演的两个节目,正好体现了我们的军营文化和国学文化。我们希望将专业课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美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舞蹈讲师吴天颖也以舞蹈社团为例分享了该校的艺术课程实施经验。吴天颖表示,学校目前形成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普及推进机制,努力延伸艺术课堂,积极开展艺术社团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各项艺术竞赛和展示活动。“我们学校舞蹈社在众多艺术社团中属于新起之秀,获得广东省与广州市文明风采比赛一等奖与二等奖,在2023年的‘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市中小学生红色艺术展演中与多个艺术社团共同完成演出,成绩亮眼。”
“我们学校属于工科类的学校,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自己的特色,更多的是将艺术的美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党办主任黄丹告诉记者,中职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强。比如,他们会在学完音乐课后,将简单的曲子融入编程课程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学了VR虚拟仿真,他们会尝试设置一些舞台虚拟仿真场景等。“学生社团的艺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舞台上收获掌声,体验到成就感,又激发了他们对于艺术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黄丹说。
成果
宝藏社团亮相 中职生上演艺术盛宴
此次活动是广州中职学校自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课程实施教学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活动当天,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等多所市属中职学校艺术教师代表带来教学经验分享,学生社团带来精彩的节目展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职学校都有自己的宝藏社团,它们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成为重要角色,在各类艺术比赛中摘得累累硕果。
●清韵丝竹乐社(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清韵丝竹乐社成立于2022年9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乐社已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多个大奖,包括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声乐、器乐表演二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成材,强国有我”才艺展示一等奖,“赛龙锦勇争先”2023第十届广东音乐邀请赛中学组银奖,成绩不俗。在此次成果展示中,他们带来的节目《妆台秋思》,以民乐搭配粤曲,展现了国学文化和素养,获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乐社负责人伍苑文介绍说,清韵丝竹乐社有单独的乐器专业课程,包括二胡、扬琴、古筝、琵琶等,由专业老师任教。在此次展演中演唱了经典粤曲《帝女花》选段的徐梓浚和刘熙曈,对传统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为了唱好这段粤曲,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关于粤剧的资料,老师也给了很多指导,但学下来还是觉得挺难的。”刘熙曈笑言。三名同学均表示,加入清韵丝竹乐社让自己获益匪浅。
艺术指导老师许婉见证了乐社和乐社成员的成长和变化,她一直坚信,艺术能给职业学校的孩子们带来正能量,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独特之处。
●缪斯合唱团(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缪斯合唱团也是一个成绩亮眼的宝藏社团。合唱团自2016年建团以来,7年间在各类比赛中(演出除外)获得了30项大奖。2019年,缪斯合唱团及该校醒狮社作为广东省中职学校代表赴北京参加“赢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合唱团在开幕式中唱响《再别康桥》,向各国嘉宾展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2020年,缪斯合唱团申报广州市合唱高水平团队,在广州市第一批扶持的高水平队伍培养项目中,获得了华南师范大学合唱美育专家教学团队的指导。
合唱团指导老师黄妙琦介绍,今年是缪斯合唱团走过的第7个年头,她看着合唱团从无到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筹建、选曲、排练、参赛,心中十分感慨。黄妙琦在分享中提到,不少学生在合唱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奋斗的方向,有人立志成为音乐老师并最终实现目标,有人继续升学深造在音乐路上越走越远……“合唱团承载和实现美育所应有的价值功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还在温润心灵、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美育’。”黄妙琦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通讯员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