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限公司,机电工,月薪4500-5000元”“***畜禽有限公司,机修工,月薪5001-7000元”“***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店长,月薪10001-15000元”……时至岁末,聘之初始,点开“昭平微就业”公众号,一则则招聘消息扑面而来。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肇庆鼎湖区与广西贺州昭平县聚焦打造零工市场,帮助当地群众实现了“就业不用去远方,昭平就是好地方”的就业愿景,通过投入结对帮扶资金在当地建设零工市场,推动零工供求信息“线上线下”同步,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打造“零工+”就业保障服务模式,切实以零工“小市场”托起就业“大民生”。
●建设零工市场
架起粤桂劳务协作“连心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围绕强化产业资源、整合区位优势,鼎湖与昭平两地人社部门结合“零工聚集在哪里,产业发展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鼎湖区人社局投入30万元帮助昭平县打造的昭平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探索打造“1个零工市场+3个零工大队+10个零工驿站”模式,积极引导广西众翔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落户昭平县,与广东深圳天成元劳务派遣公司和广东深圳天发智能科技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大力拓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渠道,架起粤桂劳务协作的连心桥,向茶叶企业、建筑企业、家政服务业等用工主体提供零工、招工、求职“一站式”服务。自2022年7月零工市场正式运营以来,累计输送就业人数39052人次(其中脱贫人口11715人次)。
曾经在昭平,全县45万人口中就有10万人外出务工,但为了照顾家中的老少,有些劳动力最终选择了返回家乡。张春燕就是其中一员,过去她到外省务工赚取家用,但最近几年,为了就近照顾家人,她回到昭平。对她来说,如何寻找到一份既能获得收入又能照顾家庭的灵活工作成为了一个难题。随着昭平县2022年7月挂牌成立零工劳务市场,激活全县零工市场活力,很多如张春燕一样的灵活劳动力如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精准数字赋能
构建零工就业云上“新平台”
“昭平电子厂:开机员 2500-6000元/月”“寒假工,人走账清 4000-6000元/月”……点开“昭平零工”小程序,各种招聘信息一目了然,求职者还能根据需求一键“联系老板”。
“招聘!招聘!招聘!200元/天!昭平免费包车出发,人走账清”。日前发布在“昭平微就业”公众号上一则告示显示,珠海的一个电子厂大量招聘60天零工,包吃包住……新快报记者看到,该公众号每个月都会发布大量招聘信息。
原来,这是鼎湖、昭平两地携手创新打造的全场景线上零工服务交易平台。通过数字科技产业,搭建线上零工平台小程序,个人或企业可24小时随时在平台发布用工需求,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系统精准匹配雇工,即招即用,安全高效。同时打造一站式管理综合服务系统,企业通过定制的标准化工具,可以进行订单发布、签约、合规结算等全流程线上操作,解决线下零工市场人流乱、缺监管、缺保障、无标准等服务痛点,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实现高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昭平县线上依托“广西数智人社”大系统,运用“昭平零工”小程序和“昭平县微就业”公众号、昭平公共招聘网零工信息(灵活就业)专区,免费提供求职招聘信息登记发布、人才培训等服务,线下设立招聘摊位27个,推动零工供求信息“线上线下”同步采集、动态更新、高效匹配,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截至目前,累计78个用工单位入驻线下零工市场,271个用工单位发布线上招聘信息,推荐零工岗位4万个以上。
●加强零工培训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助力“新发展”
在一家茶企当采茶工的脱贫户阿梅参加完昭平县人社局举办的中级茶艺师培训班后获得中级茶艺师资格,由零工变成了正式工,每个月获得了稳定收入。
2023年以来,鼎湖与昭平两地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00万元帮助昭平县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面向灵活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不断提升其能力素质,促进稳定就业。一方面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为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单独建立台账,建立“零工岗位库”和“零工人员库”,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跟进式培训,通过组织各类招聘会、直播带岗、上门送岗等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接,促进稳定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还依托零工市场大力开展定岗、定向的订单式培训,小规模、多批次对零工人员开展茶叶种植、家政、厨师等就业预期好的技能培训。针对有一定技能技术基础的零工人员,通过“就业技能提升”计划,开设茶艺师、保育员、电工等初级、中级培训班,帮助零工人员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实现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据统计,2023年以来昭平县举办粤桂协作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6期,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550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380人次。
●强化权益保障
以“零工+”服务营造就业“新生态”
零工虽小,却是一个家庭生计所系。为了促进“零工群体”好就业、就好业,鼎湖与昭平两地还创新就业权益保障机制,打造“零工+”服务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做好零工群体权益保护工作。
在“零工+法律援助”方面,充分利用广西首个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暨“阿宝调解工作室” 的调解品牌优势,在全县12个乡镇的“阿宝调解工作站”延伸设立零工劳动维权窗口,引入司法、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专业工作力量,“零假日”免费为零工人员提供劳动(劳务)纠纷调解、法律宣传援助等权益保障服务。同时,通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引导用工方合法用工,增强零工人员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援助31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起,已全部调解成功。
在“零工+监督保障”方式,聚焦用工信息虚假、薪资支付保障、劳务纠纷等问题,对入驻平台人员组织开展条件资格审查。凡零工想在平台发布信息的,平台会链接公安部门进行身份核实,防止人员虚报信息。公开服务制度、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恶意欠薪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消除就业歧视,维护零工人员合法权益。
同时,大力开展“零工+爱心驿站”模式,积极为户外工作者及零工劳动者免费提供饮用水、雨衣雨伞、应急药箱等暖心服务。在零工市场配备冲击钻、云梯等供零工应急借用,减少零工因缺乏专业工具而无法揽活的困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粤桂协作,多措并举壮大零工市场,让昭平“零工经济”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既为广大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又为昭平本地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为地区突破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刘晓燕 周艺虎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