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春馆门人诗词选(七)
关履泰,广东南海人,1946年出生。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中山大学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鹧鸪天
遥望窗前绿木葱,英雄树上满枝红。
低头俯视枯黄叶,昂首瞪看夹雨风。
离乱后,静相逢。满怀希望与君同。
今天写罢安心谱,明日声闻胜利钟。
高阳台
农场砍柴
路滑霜浓,月凝广海,周围冷冷清清。半百荷柴,一停一喘难鸣。若千斤重担难顶,里余途、隔世征程。梦三更,刘海担樵,移岭愚名。
平明赶上山林岭,历经三十里,十刻完成。中午完工,村民视作囚兵。军装排长皆空手,说看他、三百回营。拾途遗,留力三分,精算聪明。
高阳台
围海造田
割草挑沙,围田造地,南湾月夜归船。南海滩前,回头又是一年。天天都说人材贵,见人材、身已堪怜。也凄然,教授专家,尽化为烟。
梁鸿贾子今何处。见长河奔涌,仍入洋川。屈蠖潜龙,终能逃出生天。世人皆羡黄粱梦,问冯唐、何日安眠。往康园,先睹荆花,再看啼鹃。
高阳台
落乱狂风
疏雨狂风,群芳落乱,无知蝶舞依然。杨柳青青,鸳鸯尚恋春研。惜花人渺河流静,旧渡头、可否登船。近清明,影对成双,独立人前。
三更密蜜低声语,送别来回走,两手牵牵。有去无来,离人心绪难眠。落花自有开花日,盼养分、求得安然。乱心思,怎得调排,何日能圆。
高阳台
迎校友
珠水云山,艳光焰火,秋天渐入蒹葭。花满羊城,燕归康乐园家。梦魂已逐苍茫去,度惺亭、何惧云遮。好流年,欢庆心情,不怕缨斜。
茵茵满绿王孙草,认中山旗树,怀士堂沙。笑语关山,相逢已是苍华。归鸿自望潮回去,舣游船、美画无涯。趁东风,先到垂榕,后到荆花。
老树
狂风吹老树,断干仅留根。
芽嫩来春发,茎新至夏屯。
枝繁还叶茂,花落得桃存。
自强不停息,谁查祸福源。
剑胆琴心
读经留剑胆,乐有释儒心。
赏玩诗书画,空情鸟玉林。
世人迷养息,我独享歌琴。
夕日无穷好,开颜景色深。
残荷夕阳
秋凉叶落酒壶空,宿鸟残阳掩映中。
独爱莲塘多艳色,枯荷败蕊尚心雄。
好事近·秋分
日夜对开分,菊長蟹肥瓜爽。丹桂飘香星亮,看谷收麦藏。
珠帘卷起惹秋风,喜凉来炎往。昨夜月弯邀赏,叹海棠红旺。
浣溪沙
爱情花
火焰花红湖后开,彩霞映日屋旁来,桥头迈步上台阶。
无语含颦携手过,少男少女乐开怀,燕飞依傍立新槐。
陈永锵,1948年出生,广东南海人。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擅丹青,尤精花卉。曾任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等。
清平乐
咏西樵山花步韵答友人
不悲摇落,一任狂飙作。漫把红缨镶在锷,装点崇山秀壑。
无从报谢天功,自知莫媲云松,乐向摩崖开盛,殷勤不负东风。
咏葵花
野性岂容倚阁台,死生原上任天裁。
晨吞暮纳乾坤气,狂舞西风八面开。
深居
远游息步养深居,夕拾朝花唱酒余。
好色知涂随意抹,灯前榻上漫翻书。
莲花山访占峰老师吟草
(一)
一别连年师若何,蒙尘两地信音疏。
此行志在青山外,思绪飞扬能不多。
(二)
水有情兮山有情,山花为我笑相迎。
东风轻绕油桐树,飘转飞旋落紫英。
(三)
朝别五羊月,暮听寨野蛙。
日奔八百里,醉卧山人家。
(四)
一千里乍雨还晴,系离情眠去又醒。
披晓风兄妹话别,沐残照独对山青。
(五)
一束枇杷三十钱,伴我闲吟青灯前。
汗挥千里坎坷路,汝作清茶似甘泉。
(六)
一见吾师情已哀,欲呼又止泪先来。
担挑竹笠赤肩膀,何日担得书画回。
(七)
庐后庐前桃李开,纵横草木尽诗材。
虬松险岭堪亲近,更喜溪声日夜来。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出生。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生查子
和沚斋韵并效其体 丁未
碧空无片云,月色凉如水。意满小楼东,人在琴声里。
如何此夜怀,恰似秋无际。小立悄无言,一鸟惊林起。
谒金门
侍庸斋师游北秀湖 戊午
风敲竹,一夜陂塘生绿。碧柳低垂烟水曲,衔泥双燕逐。
登上越台遥瞩,无限春光扑目。天当青毡花当褥,枕霞红一簇。
水调歌头
重游惠州西湖 庚申
佳日恣清赏,结侣过鹅城。初阳掩映高树,深处度啼莺。三月朱华照水,十里红楼连岸,烟景画中明。如此好山色,坡老可曾经。
泗洲塔,朝云墓,六如亭。浩然歌啸,迎眸云起万峰青。洲上留丹碧血,望野东征故址,往事逐江声。屹屹木棉灿,火炬引征程。
(注:庚申春,余侍朱庸斋、李曲斋、秦咢生、刘逸生诸前辈,同游惠州西湖。同行者尚有永正砚长及叶鉴泉、郑文岩、梁雪芸诸君,均各有诗词纪胜。此篇即当时所作,距今三十余年矣。四老已先后谢世,叶先生旅居澳门,梁女士远适美洲,在穗者唯文岩、永正与余而已,可叹也。)
浣溪沙
春尽日过西塘怀分春师
绝忆西塘第一回,绿环深院月初开,泮塘归路此衔哀。
白日西倾那忍泪,残红半落欲沉灰。遗篇荐恨待刊裁。
(注:辛丑秋,余初谒分春师,行卷中有“深院月登高望城有感”及“忆王孙游白云山两阕”。后者原作“风和日丽上青山,屹立雄峰云海间,灿烂红花绿叶环。白云山,日落西边那忍还”,朱师曰:改“日落西边”为“白日西倾”,此朱师教我之始。)
吉林古文字年会怀于省吾前辈
周金殷甲三千岁,花发长春第十年。
绝忆来迟交并世,海城宿草已芊芊。
(注:海城,于先生故里,1979年广州年会上于先生曾书联赐赠,至今尚悬厅壁。)
浣溪沙
赠中文系诸生 丙戌
继晷焚膏喜少年,语言文字发新诠。弘扬教化着鞭先。
桃李连林开岭峤,风骚一代丽南天。迎风逐浪更无前。
和沚斋学兄五十九岁自寿诗
丁亥
道统传承要有人,古今积学养其身。
十年豹隐深藏雾,一谷兰馨不受尘。
独抱诗心原夙慧,能留书史亦前因。
同窗两度吾真幸,愿泛金英共好春。
书法颂
泱泱中华,萃奇纳珍。仓颉造字,化被万民。
山川日月,鸟迹虫纹。写形会意,点画摹神。
甲骨钟鼎,由质而文。简帛篆隶,推陈出新。
章草行楷,绮组缤纷。北碑南帖,刚柔并陈。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晋韵唐法,各缘所因。
右军俊朗,笔意纷纶。颜筋柳骨,允见其真。
书之为道,养性修身。严若布阵,逸似闲云。
离形去智,妙韵同臻。光风霁月,朗朗乾坤。
欣逢盛世,邹鲁为群。于斯国粹,流播四邻。
同仁志士,聚首问津。勉哉君子,弘以传薪。
(注:此庚寅秋,应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之邀,为迎亚运朗诵活动所作。)
题冼玉清先生琅玕馆修史图
辛卯
修篁风动似闻箫,一卷流离载咏谣。
忧世每同寒柳志,传薪先树赤城标。
胸中春好开晴日,笔底情深涨晚潮。
仰瞩高丘知有女,要留青史在西樵。
(注:广东省文史馆拟影印此图出版,属诸馆员题咏。)
京华喜晤陈抗砚兄和沚斋韵
甲午
雾霾已全扫,大道见三人。
古字宜陈酒,清怀惬好春。
昔同随杖履,今尚记交亲。
百载殷勤约,谁能负此晨。
人物介绍
朱庸斋(1921——1983),字涣之、仲章,号庸斋。广东新会人,世居广州,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之子。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的词学家、词人、书画家。
朱庸斋先生自幼聪慧,幼时喜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13岁能吟诗;以“分春馆”为室名,游学于南粤名家;与友人结词社唱和,开设“国学研究社”讲授词学。他长期系统研究中国古典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任广东大学、广州大学、文化大学教员、讲师。1956年后,先后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干事、研究员、馆员。曾在广州文史夜学院中文系、粤秀艺术学校讲授词学。著有《分春馆词话》和《分春馆词》,被学界誉为“近世广东古典词学继往开来的扛鼎之作”,理论与创作双璧辉映。所作明人小品画清简俊逸,古雅可人。书法习钟繇,尤工于小札和题跋。
朱庸斋先生是传统通识性文人的代表,始终坚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分春馆家中设帐授徒,教授诗词、书画等国学国艺。陈永正、吴静山、张桂光、陈永锵、梁如洁等目前省内著名书画家均为分春馆门徒。
总顾问:陈永正、张桂光
总策划:许志权、冯树盛
总统筹:林波、洪波
海报设计:李涛、胡修源
整理、编辑:黄晓霞、胡修源、潘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