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月18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就《广州市小微湿地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向公众征求意见。
小微湿地是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单独湿地,具有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是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小微湿地建设要素设计是指根据湿地动植物栖息条件以及生态休闲活动需求,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具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并能满足低强度公共活动需求的小微湿地生态系统空间。小微湿地建设要素包括地形营造、基底营造、水文和水环境营造、植物营造、动物栖息环境营造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在植物配置方面,导则提出,临近污染源的小微湿地宜充分发挥湿地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例如芦苇对铅(Pb)、镉(Cd)和铜(Cu)等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吸附性。针对“风水塘”此类人文气息较重的湿地空间,在植物配置中宜尽可能选择能体现“南国风光”的乡土植物,如水生美人蕉、菖蒲、花叶芦竹等。
1月24日前,公众可反馈意见。途径:
(一)信函反馈意见:请邮寄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348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收,邮政编码:510060(信函请注明“《广州市小微湿地建设导则》意见反馈”)。
(二)网上反馈意见:请登录查询网址,在对应公示下直接发表意见。
(三)反馈意见邮箱:sunyan@gz.gov.cn(电子邮件主题请注明“《广州市小微湿地建设导则》意见反馈”)。
注意:所有反馈意见必须注明“《广州市小微湿地建设导则》意见反馈”。
有效反馈意见:注明真实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如反馈意见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无法及时进一步核对有关情况的视为无效意见。
公示网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官网网址(http://lyylj.gz.gov.cn/)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