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堂内奏响悠扬的广东音乐,游客在沙湾民俗文化博览馆“穿越时空”,感受沙湾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大力开展飘色、鱼灯、广东音乐等特色活动,深入挖掘文商旅融合发展“富矿”,吸引了600多万人前来旅游。龙年新计划,沙湾街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立足特色文旅资源,积极探索开发、保护、利用这些资源的新路径,赋能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串联三大片区,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石板街、蚝壳墙、镬耳屋……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沙湾古镇,看看古祠堂,听听广东音乐,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老饕而言,姜埋奶、鱼皮角、凉拌鱼皮……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新年到,沙湾到处挂起红灯笼,来古镇游玩、品尝美食的游客很多。”在沙湾经营特色美食的林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春节来沙湾游玩的游客比平时周末还要多,古镇里有醒狮舞龙表演、“趁墟”活动,非常热闹喜庆。
“沙湾的发展要紧靠文脉传承,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沙湾街党工委委员朱毅介绍,沙湾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沙湾古镇有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有广东音乐、飘色、鱼灯、龙狮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除了沙湾古镇,沙湾街辖内还有宝墨园、滴水岩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和紫泥堂创意园、沙湾瑰宝小镇等特色旅游景点,还创设了时代钻汇方洲潮玩营地、大型珠宝开仓日等文旅消费场景。
“2023年,沙湾街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通过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大力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深入挖掘广东音乐、飘色、龙狮等民间艺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朱毅说,以沙湾北村为例,该村依托沙湾古镇及沙湾飘色、鱼灯巡游等民俗文化活动,年均吸引游客300万人次,村内设有特色餐饮120多家、网红民宿11家,其中“状元文宿”成功办理番禺区第一张民宿登记许可证。
沙湾有一条总长约30.1公里的新乡村示范带,正成为热门打卡点。这条“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是广州首批7条新乡村示范带之一,途经沙湾5个行政村,呈现岭南沙湾水乡的独特风景和文化。
据介绍,示范带串联了三大片区,已打造形成以珠宝产业园和沙湾古镇为主体突显特色珠宝和文旅休闲的“古韵溢彩”片区,以滴水岩森林公园和龙湾湿地为主体突显运动康养和自然教育的“青萝叠嶂”片区,以紫坭糖厂、宝墨园和鳌山古庙群为主体突显工业文化和农业体验的“紫善魅影”片区,为沙湾落实好“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此外,沙湾街还引入华润旗下润高公司、利亚德视听科技、中青旅公司等,谋划打造“百千万工程”紫坭岛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以文旅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全域服务治理为品质,打造广州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和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样板。
培育典型村,解决民生“痛点”问题
沙湾北村是沙湾街辖内有名的美丽乡村。近日,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朱伟球带领新快报记者进村游览,只见村道整洁、通畅,环境秀美。
这个800多年历史的岭南传统村落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湾古镇的核心区域,古朴与现代共融。沙湾北村辖内有沙湾古镇景区,还有占地约7290亩的番禺滴水岩森林公园,丰富的文旅资源带动了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发展。2023年11月6日,该村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新快报记者在村内看到,北屏路两侧进行了升级改造及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了一个临时停车场。“北屏路是进村的主入口,车流量较大,附近还有两所学校,长期以来存在停车难、乱停车、交通堵塞的问题。”朱伟球介绍,停车问题是民生堵点,同时也影响古镇“留客”。在前期调查中,居民、企业反映强烈,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停车问题。为此,沙湾北村在开展古镇核心区交通秩序大整治的基础上,克服用地性质调整等方面困难,平整出一个临时停车场,满足了村民及游客在春节期间的停车问题。接下来,还将建设古镇西广场停车场,规划建设250个停车位,从根本上解决沙湾古镇停车难问题。
以北屏路“美丽大道”项目为抓手,沙湾北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大力推进沿线绿化美化、三线下地、人行道修复、外立面整饰等综合环境升级。此外,借沙湾古镇文旅融合发展之势,不断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成约300平方米的文化站以及多个户外休闲文体活动广场等设施。
一方面对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一方面引入“农商旅”项目,打造宜居宜游乡村。2023年,沙湾北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引入国企、私企对接共建,引进耕山小寨都市生态农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打造乡村游项目,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量。
“沙湾北村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提升农村面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本地村民的获得感。接下来还将通过盘活土地、引入项目,解决发展的‘痛点’,助力村经济发展。”朱伟球说。
沙湾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沙湾街从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推动沙湾北村建设“岭南历史文化名村”,并以点带面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设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新春献词
新年全力建设 “岭南历史文化名村”
2023年,沙湾街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沙湾北村典型村培育和紫坭岛项目建设为两大抓手,整体规划建设沙湾北村“岭南历史文化名村”和紫坭岛“湾区旅游度假活力岛”。坚持“五级联动”“五美联创”,统筹推进“三线”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精品路线打造等系列工作,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沙湾北村精品项目20项已完成5项,正在实施5项,设计方案优化10项。紫坭岛项目清单编制完成,围绕培育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五大方面实施智慧农业等22项试点试验任务。
新的一年,沙湾街将全力建设沙湾北村“岭南历史文化名村”,坚持“文化引领、轴带发展、区域联动”原则,因地制宜实施20个精品项目,规划“农文旅学”四大引擎产业,擦亮“广东音乐发源地”等地域名片,融合传统与现代、商业与人文打造高质量文旅消费平台,坚持走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确保典型村干出成效、做出亮点。
从数据看沙湾
●沙湾北村俊南工业园成为沙湾首批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园区之一,引进符合自身产业发展的优质企业89家,2023年村内四上企业产值达11.69亿元。
●沙湾已完成沙湾北村古镇核心区修缮项目、增设5辆便民观光车及约40块便民指示牌、完善景区导览系统和标识、协助数字乡村项目试运行等。
●2023年,沙湾街旅游总人数达638.7万人,增长76.2%;旅游总收入8277万元,增长66%。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