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于佟腊斋·陈寂园·刘逸堂之门的诗人群体(二)
许培根(1938–2022),广东台山人。少时在家从父习古文及外语,后即以收徒教学为业,并随刘逸堂学诗。1984年移居美国。曾任《金山时报》编辑。著有《许培根诗文精选》。
卖花女
悲秋只识弄琵琶,才了桑蚕又种瓜。
雨巷担持红纸伞,姑娘叫卖水仙花。
淚沾巾
穗城挥手泪沾巾,百变人生又一村。
即或相逢应困惑:为何残叶不归根?
坟场巧遇
祖坟碑塌又清明,热泪盈眶痛失声。
百岁姨婆悲巧遇,乡音未改唤童名。
寄刘逸生恩师
已是天涯一段愁,金门桥上月如钩。
乡心漫入哀筝柱,病榻俨然土馒头。
若问钟情吾辈事,也曾飞梦谢家楼。
于今尚忆灯前语,岂有生才似此休。
赤日晒鸡毛
炎炎赤日晒鸡毛,汗泪淋漓痒处搔。
九命儒生求一死,晚年犹自握狼毫。
读书即食
文章千古解人难,老病缠绵肚至宽。
孔孟庄陶堂食惯,唐诗小说即朝餐。
寒夜风景
病儒寒夜结愁肠,似火诗情渐冻僵。
斜睨青灯怀故国,木棉微雨杂书香。
香港初秋
香飘马路焗番薯,斜倚街灯候丽姝。
两手相牵双脚跳,餐厅一角食黄鱼。
梦中花
落脚金山不见家,精神贵族拒浮华。
羊城昔日诸诗侣,是我颓龄梦里花。
湾边奏琴
穿云裂石口琴声,抒尽唐人今古情。
寄寓金山游荡客,码头栏畔叹零丁。
潘元福(1940一2003),广东顺德人。曾任《诗词报》《当代诗词》特约编辑。
雨夜小酌与友人同赋
(一)
如何叶飘下,无语竟同喑。
今夜君来饮,杯蛇影落深。
楚人犹抱玉,灰烬已飞林。
空羡明灯炽,难温到此心。
(二)
翻腾卷烈焰,飞去破寒喑。
杯汝来行乐,天兮幻象深。
剩风霜雨雪,为湖海山林。
整顿乾坤了?诗人知我心。
(三)
风雨城头剧,谁云大地喑?
电蛇走天际,流影落杯深。
中道投何处?阴魂引夜林。
歧途自今古,赤子知谁心。
光子火箭约永正同赋
灵光乍耀已无前,始信人间造化先。
放眼从知天似墨,回头一望地成圆。
身如飞絮人疑泛,指点行星火欲燃。
此去何曾愁远道,与君还会鹊桥边。
注:
(一)飞船越出大气层,天色即如墨。
(二)在宇宙空间,有失重现象,身体飘浮空中,轻如飞絮。
车声
车声卷进耳边尘,微觉吾华尚有人。
入地谁寻九泉路,仰天笑指落花春。
溪山咫尺还遥远,风雪关河待早晨。
未到穷途休堕泪,大江犹是浪涛新。
水上蕉市
龙牙花点过山香,半带青时半透黄。
水面风凉果香溢,卖蕉船到客奔忙。
花地河畔
田舍园林倚玉河,船归花地挽清波。
醉观旧物桥仍在,红日青春焕古柯。
东湖咏柳
海印晨曦,东湖烟柳,
洵美人寰,天仙到否?
试比佳人,难传远神,
湖开妆镜,万缕摇晨。
仙侣蓝桥,故人绿柳,
来岁重游,卿卿健否?
儿逐柳花,银铃声脆,
细叶年年,知为谁翠?
绵绵不绝,垂纶钓月,
清辉翠条,与人怡悦。
观李筱孙写梅有感赋赠
忍寒子亦梅花矣,倒生斜出姿奇异。
作势千寻崖相峙,天姿国色难比拟。
我来观赏立移时,泼墨未终先有致。
吾朋能画非一人,如君色调真难二。
枝为烈士不朽骨,花是英雄血书字。
自是刚肠一腔热,洒落霜笺石为裂。
壁上冥冥有国魂,毫端灼灼花连云。
悬崖泻作香瀑布,激起琼花珠无数。
势倾绝壁挽凭谁?横出一枝如射鸱。
疏干毫横气如虎,红棉格与相参差。
君不见跌宕枝头烂漫春,一一一一。
低昂恰好襟嶙峋。一一一一一一一。
低者有如静处女,昂者真同軻入秦。
低昂各自横其姿,低昂相映还如诗。
今我堂前对君作,慨然起叹风萧索。
故人还似花相亲,花间眼暂明风尘,
为诗欲谢难传神。一一一一一一一。
袁第锐评:诗以「洒落霜笺石为裂」「毫端灼灼花连云」与「悬崖泻作香瀑布,激起琼花珠无数」等句写梅花之态,以「低者无如静处女,昂者真同軻入秦」等句拟梅花之神,于暗香疏影之外,别开生面,惟妙惟肖,上追古人。
新春过东湖望海印大桥
昨夜春从花市迎,东湖柳岸晓青青。
人行天上如仙乐,车越波心掠影轻。
对景自怜朝日媚,出门喜见大桥横。
琼楼拔地知多少?且放红梅浸古瓶。
梁守中(1938—2012),古典文献学专家、诗人。曾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台山上川岛听夜潮
月白星垂野,沙滩入梦时。
潮来金鼓震,万马骤奔驰。
桂林还
无限登临意,千峰夕霭间。
横胸天阔过,荡目水回环。
大笔风雷雨,豪情日月山。
壮游江海去,曾是桂林还。
重访漱珠岗登朝斗台和永正兄韵
少小登临地,重游问劫灰。
溪桥难觅旧,磴石巳生苔。
浩浩海桑变,悠悠岁月催。
观星古台上,谁与共低回。
吴越行
千里行云入眼新,红裙曳映石城春。
依依万古秦淮月,又照风流一代人。
悼佟老
问病西湖惊鹤去,茫茫珠海泛愁氛。
天教鸿落骚人魄,谁复高吟夜月魂。
老眼童心观世界,清时浊酒论诗文。
微言妙质归词翰,一卷长留南国春。
重过西湖
重来杨柳尚依依,此日风荷弄夕晖。
一镜湖光黄淡月,四屏山色绿长堤。
西泠碑冷苍苔老,南海人归画稿稀。
欲向会稽寻旧迹,禹陵荒草暮烟迷。
新年试笔用逸老韵
千年百载同开一,变换龙蛇岁又新。
尘世由他夸电脑,蒲园容我寄闲身。
披图雅爱云林笔,读史常思隐逸民。
濡染山川及花鸟,绝胜跋涉上昆侖。
夜游宫
日射寒潭深处。一池碧,乱萍无数。风过落红千点雨。漫思量:误桃花?花自误?
莫问春何去。且纵目、峻云疏树。流水无情天不语。渺惊鸿,掠微波,迷远雾。
念奴娇
谢赠红豆
春来何处?最销魂、几点天南红豆。中有相思无限意,一片春温盈手。色比丹心,质如皓月,抚看低回久。无言神会,感君知遇情厚。
自念憔悴经年,窗寒影冷,寂寂楼依旧。帘卷西风衣袖薄,壮志消磨十九。彩笔尘封,锦笺梦断,赢得空回首。飘零谁问,断腸斜照烟柳。
贺新凉
和答永权兄
索莫情何寄。夜深沉、南窗影寂,月移风起。我有红棉千里梦,梦断神伤不已。空怅望、江流同逝。鸿雁有情魚共水,论交盟、应是长怀记。南与北,丹青繫。
共君常作更阑聚。数天星、指云怨月,笑谈无忌。鞭论今古奇气吐,笔落墨飞同醉。堪道是、天南知己。诗句未妨馀事作,便闲来、补我平生志。君可有,此中意。
人物介绍
佟绍弼(1911一1969),字立勋,号腊斋,广州人。自幼攻读经史,毕业于广东大学法学院,曾先后任勷勤大学、广东大学、国民大学、广州大学教授。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
佟绍弼先生以诗名著称。早年诗作即为岭南著名诗人、学者陈融所称赏。佟绍弼先生诗作,出唐入宋,遍参晚清诸家,自成一体。其论诗主张:“更须雄直气,韩杜是吾师。”
佟绍弼先生学识渊博,才情横溢,文思敏捷,著述甚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以“佟翁”为笔名,创作过不少小说,在报刊上连载。其与苏世杰、李健儿等,并称为广东“翁字派”文言小说家。
佟绍弼先生素不以书法家自命,但其书学、书艺造诣精深,著名书法家李曲斋先生盛称其书法“直入《书谱》堂奥”;著名诗人、书法家阮退之先生推许其草书为“民国以来第一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陈永正先生经多方努力,搜集佟绍弼先生遗作,先后出版《腊斋诗集》两种(后出的线装本为增补本)、《佟绍弼书法集》。
陈寂(1900一1976),字寂园,号枕秋。祖籍怀集,世居广州。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致力诗词创作,深得陈石遗、陈述叔、叶恭绰、陈寅恪、方孝岳等名家赏赞。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当代诗坛重要诗人。有《鱼尾集》《枕秋阁诗词》《粤讴评注》《二晏词选》等。
刘逸生(1917—2001),广东中山人。幼失怙,家贫,全凭刻苦自学,终成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被誉为20世纪知名报人、杰出诗词家、书法家。以《唐诗小札》《宋词小札》为中国现代诗歌赏析学新流派开山。并有《龚自珍诗集编年笺注》《漫话三国》《诗话百一抄》《刘逸生诗词》《学海苦航》等著作多种,其对龚自珍诗的注释更属开创独诣之作。
总顾问:陈永正、张桂光
总策划:许志权、冯树盛
总统筹:林波、洪波
海报设计:李涛、胡修源
整理、编辑:黄晓霞、胡修源、潘璟璐、曾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