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断食不健康?新研究发现——
据一项在本周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提交的新研究,每天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的间歇性禁食方法可能与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间歇性禁食指限制进食时间,在每天或每周的一段时间内不进食。这项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一种“16∶8”间歇性禁食法,即每天只在8小时的窗口期内进食,剩余的16小时里禁食。此前一些研究显示,限时进食可以改善多项心脏代谢健康指标,比如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等。
新研究分析了一个科研调查在2003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约2万名美国成年人(平均年龄49岁)的饮食习惯数据,并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3年至2019年底的人群死亡数据相比较,发现每天仅在8小时内进食的人群与遵循每天在12至16小时内进食的传统饮食模式的人群相比,前者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高91%。
这项基于观察分析的研究还发现,如果遵循这种间歇性禁食方式,患心脏病或癌症的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高。限时进食并不能降低任何原因导致的总体死亡风险。
该研究主要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主任钟文泽说,对于病患,尤其是心脏病或癌症患者,了解8小时进食窗口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该研究结果鼓励公众更谨慎地选取饮食模式,采取个性化方式,确保其符合个人健康状况以及最新科学研究证据。
美国心脏协会指出,所有在该协会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报告在正式发表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前都被视为初步研究。钟文泽也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发现了“16∶8”间歇性禁食法与心脏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可能关联,但这并不意味着限时进食会导致心脏病死亡。
1 间歇性禁食为何这么火?
轻断食是近年来火爆的一种减肥方法,一年减重100斤的演员贾玲也用过这种方法。它不仅减肥效果可观,还在很多研究中展示出改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有益健康效果。
轻断食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执行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精确计算饮食的热量和成分比例,关键在于每天或每周的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
这种饮食方式的学名是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或称间歇性能量限制(Intermittent energy restriction, IER)。常见的禁食方法包括:
①每天只在规定时间内进食,其余时间禁食。比如,每天进食8个小时,剩余的16个小时禁食(16∶8饮食)。
②每周在规定的日子内进食,其余日子禁食。比如,隔天禁食,或者每周正常饮食5天,禁食2天(5∶2饮食)。
根据不同方案,禁食可能指完全禁止摄入有能量的饮食,也可能将饮食能量降到很低(通常低于正常需求的25%)。可以进食的时候,饮食热量可能不受限制,也可能成分和热量受到一定限制。
2 间歇性禁食已存在一百多年
早在1915年,人们就开始研究间歇性禁食。在这项新研究之前,已有很多研究探索过这种饮食方式的益处和风险。
在减肥效果方面,多数研究显示间歇性禁食在执行得当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体重。2020年一项研究综合了27个试验的结果,发现527人经过8周至1年的间歇性禁食后,体重降低了4.6%~13.0%。对比持续限制能量(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的方式,两种饮食方式实际摄入的能量相近,减重效果相似,坚持的难易程度也没有明显差异。坚持半年之后,使用两种饮食方式的人体重都反弹了1%~2%。
3 新旧研究结果“打架”?
对于健康,有研究提示,间歇性禁食可以帮助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可能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某些类型的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这些益处与间歇性禁食带来的体重降低有一定关系。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在12周间歇性禁食后空腹血糖水平降低1.1mmol/L,血红蛋白A1C降低0.7%。2023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项试验,发现间歇性禁食使收缩压降低了0.93mmHg,舒张压降低了1.15mmHg,血脂水平也得到了改善,改善程度与持续限制能量饮食方式的相似。这些指标都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它们的改善理论上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和死亡风险,但目前尚无研究能确证间歇性禁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因果关系。
新研究结果是否与以上研究结果有冲突?
实际上,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拿“16∶8”饮食法来说,在短期内(比如几个月)采用这种饮食模式,对于体重或者一些身体指标(如血糖、血脂等)的影响,属于短期健康影响。研究“16∶8”饮食法的短期健康影响,也是之前相关研究的常见落脚点。
而“16∶8”饮食法对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落脚点则是长期健康影响。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这类慢性疾病,本身有着漫长的自然发展史。
引起争议的这项新研究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收集属于回顾性质的,这种研究方法有它本身的优劣性——优势在于收集资料更为方便、迅速,也更容易收集到更大的样本量;劣势在于只能得出相关性的结论,在论证因果关系上证据性较弱,同时回顾性的资料收集法也容易受到受试记忆偏差等的影响。
研究团队自己也指出了该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比如,研究中关于饮食的信息来自于受试者的自我报告,这些信息也容易受到记忆偏差的影响,准确性上可能存在误差。此外,除了每日进食时间和死亡原因外,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没有被包含在分析中,比如饮食质量等。
另外,规范的间歇性禁食方案需要由营养科医生制定,根据个人情况规定进食时间、成分和能量。英国开放大学应用统计学名誉教授凯文·麦康威(Kevin McConway)在一份声明中提出,此研究长达8年,但研究人员仅分析了短短两天的饮食情况,并据此将参与者分为不同的饮食模式,这种分类方式不足以解释有意识的长期间歇性禁食的效果。
不过目前这项新研究只是研究者在会议上作了汇报,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也尚未见刊。不管优劣,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新研究能否叫停 “16∶8”饮食?
这项新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它提醒我们在接受任何饮食趋势时都应保持警惕,同时也强调了更多研究的必要性,以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不同饮食模式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然而,健康饮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个体差异、生活方式、遗传背景以及多种环境因素。
因此,如果你想尝试“16∶8”饮食,最明智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先根据自己的病史咨询相关科室的医生,再请营养科医生为你制定一个安全有效的具体方案。
来源:新华社、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