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打造广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于2024年4月启动第三届“种志计划”——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活动时间持续至12月。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经初审、专家复审和终审路演确认扶持等级后,“种志计划”每个项目最高可获8万元扶持资金。
活动主题
文明实践我行动
志愿服务暖人心
活动时间
2024年4月—12月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广州市羊城公益文化传播中心
扶持类别
新扶持项目设置一类、二类和三类扶持项目。要求项目具有较好运作模式和一定社会成效,申报当年该项目正在实施,且连续实施时间不少于1年。
持续扶持项目为2022年或2023年获“种志计划”扶持,高质量完成项目计划并取得良好服务成效和社会影响,具有复制推广意义和价值。
申报条件
项目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主体为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无不良记录。志愿者招募动员、注册管理、服务记录、激励保障、宣传推广等工作机制健全。
项目设计
1.项目均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聚焦文化文艺、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社区治理、法律服务等领域开发设计,在本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
2.项目服务区域必须能够在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申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且连续实施时间不少于1年。
3.项目设计经过调研论证,充分体现服务对象需求,服务内容安排合理,操作简洁,执行规范,注重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服务活动的时间和次数较为合理,能够满足服务双方的需求。
资金使用
扶持经费只限用于开展志愿服务所产生的活动费用或者补助费用等,不可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如办公设备、相机、电脑等;不可用于工作人员工资、奖金、补贴等;不可用于办公场地租赁费、管理费、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缴纳罚款等;不可用于与志愿服务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项目实施要求
1.获扶持项目需依托广州市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开展一定场次的路演、展演等活动,一类扶持项目不少于12场次,二类扶持项目不少于8场次,三类扶持项目不少于6场次,持续扶持项目不少于6场次。
2.获扶持项目在开展服务时需按要求使用主办方提供的统一标识,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需统一穿着主办方要求的志愿者马甲,明确志愿者身份。
3.获扶持项目于实施期间提交至少6篇通讯稿,并积极在自媒体平台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4.主办方将委托第三方对项目扶持资金进行成效评估和跟踪监督,对不落地实施、宣传与实际不符、运行情况达不到预期社会效果,或者将资金挪作他用的,主办方将视情况追回相应资金。
5.积极主动拓展外部资源,项目预算总资金中包含配套资金且不低于预算总资金20%,可获得项目评选加分。配套资金用途不限制。
申报方式
组织推荐:市直有关单位、各区文明办择优推荐。
社会报名: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也可自行申报。申报组织可通过“文明广州”微信公众号和“广州文明网”网站等下载《申报书》《申报表》等,并将材料于2024年5月10日18:00前加盖公章后报送。
活动邮箱
ygwcbzx@163.com
激励保障
1.资金支持
通过初审、专家复审和终审路演确认扶持等级后,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每个项目扶持资金不超过8万元。
2.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入围项目纳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范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项目开展。
3.公益支持
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和有关部门多渠道加强对项目的支持力度。
4.汇编入库
入围项目汇编成册作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品案例加以宣传推广,并积极推荐参加全省、全国的相关评选。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