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记者从南沙区科协获悉,为增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中共广州市南沙区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广州市南沙区委政法委员会、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南沙区法学会联合组织开展“国家安全 共‘童’守护”——南沙区“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连日来,系列活动走进明珠湾小学、金隆小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等南沙区3所学校,向广大师生普及国家安全相关知识。
明珠湾小学:
“人人有责”入脑入心
“从境外带回一箱苹果,可能触犯法律,这是为什么?”“老师,我知道!水果里面可能存在有害生物,如果无意间带回国内,会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4月10日,南沙区“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明珠湾小学举行。科普志愿者、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晓纯律师走进校园,为120多名小学生带来“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大课堂。
林晓纯围绕“什么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哪些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能做什么”三个方面解读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典型案例。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林晓纯律师归纳了四个“不能”要诀——信息不能非法传、照片不能随意拍、东西不能随意卖、行李箱不能随便装,并通过文图展示、专业解析的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所涉及的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条文变得“直观生动、易懂识记”。
维护国家安全,个人该怎么做?“法律红线不触碰”“理智爱国,不受挑唆”“发现泄密,及时举报”“不信谣,不传谣,网络安全要注意”……林晓纯通过现场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责任在肩,“个人如何尽责”入脑入心。
金隆小学:
争当“国家安全小卫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安全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境外水果不能随便带!维护生物安全,责任就在你我他!”
12日,南沙区“国家安全 共‘童’守护”——“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金隆小学,300余名学子跟随科普志愿者、广东政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余萍萍律师,共同参与“国家安全科普大课堂”,一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国家安全科普大课堂”设置多媒体演示、案例串讲、知识问答等多个环节。现场,余萍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相关规定以及生物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通过法律知识讲解、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10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就“维护国家安全,个人能做什么”进行科普。
“提到国家安全,你会想到什么?”余萍萍问道。同学们踊跃抢答:“守护祖国领土不受入侵,保守国家机密不被泄露。”“实际上,国家安全所涉及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余律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不少同学现场做起了国家安全知识“小笔记”。
“余老师的讲课很有趣,让我知道了出国旅游不能把水果或植物塞进行李箱带回。如果这样做,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有害生物带回来,危及我国生物安全。”参加活动的小陈同学表示,“我要争当‘国家安全小卫士’,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广大附南实:
百校联动共“童”守护
“提到国家安全,你联想到什么?”“间谍、特工、战争……”12日,南沙区“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活动特邀广州市司法局聘任“百名专家”、广州市律师协会第十届未成年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许悦敏开展“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讲座。
“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还包括经济、金融、文化、科技、网络、生态、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安全。”许悦敏通过案例讲述、答题互动等形式,带领同学们沉浸式学习国家安全体系知识以及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告诫同学们,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非法搜集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可为,“拍拍风景就能赚钱的‘兼职'”不可信,“涉恐视频”莫传播。
讲座上,许悦敏设置了“博闻强记”比拼环节,加深同学们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许律师通过真实的案例向我们讲解了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参加活动的小李同学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并跟朋友、家人广泛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知识。
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沙区科协将联合南沙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持续推动普法活动进校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精心设计普法内容和普法形式,打造“南沙普法大课堂”,开展系统性、贯穿性和针对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南沙校园蔚然成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吴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