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荔湾音协音乐爱好委员会与广州容芳文化艺术中心携手组织了近70名会员,前往詹天佑故居纪念馆、粤剧八和会馆、李小龙祖故居和荔湾博物馆等处,开启了“游西关、访故园”的研学之旅。在雨幕之下,大家踩着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青石板路、嗅着荔枝湾涌两岸白兰花的气味,轻轻漫步在过去的辉煌历史中,一路下来深有感触……
活动第一站,大家来到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参观展出文物、重温詹天佑事迹,了解“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成长史和他在铁路工程领域的杰出成就,纪念馆是一座保留着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的西关大屋,馆内收藏大量詹天佑遗物,包括京张铁路钢轨、京张铁路使用的铜铃、生前用过的画图仪器字贴等。
馆内还举行了《远去的屐声》西关摄影画册赠送仪式,该摄影画册是荔湾音协音乐爱好委员会副会长、摄影艺术家何志坚先生集数年之心血所拍下的大量西关风情与老房子的怀旧照片,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这本由岭南出版社出版的精美摄影画册。
沿着西关老路而行,大家参观了岭南非遗的粤剧八和会馆,了解广东非遗文化粤剧的起源及发展,随后来到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是著名的李小龙祖居,在此大家领略了一代武术宗师威震世界的传奇生平。如今的李小龙祖居,融合了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游客的观感体验,也成为了人们了解一代武术宗师的热门景点。
位于龙津西路逢源北街87号的蒋光鼐故居,这是一栋民国初期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故居内展出了蒋光鼐生平各段时期里的图文、实物,大家似乎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抗日名将、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蒋光鼐先生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位于逢源北街82号的西关民俗馆大屋,也引起大家强烈的兴趣,该馆是由一间典型的西关大屋改建而成,一室小景、有情有味,代表的是西关建筑文化的精髓。它幽幽地立在青云巷边。屋墙用一式青砖整齐砌着,高高的屋脊墙壁、楼梯间、走道回廊、天台和天井的整体精巧设计,让人生出庭院深深的感觉。
蒋光鼐故居、西关民俗馆、陈廉伯旧居和陈廉仲旧居等都位于荔枝湾中心景区内的荔湾博物馆内,“一馆四区”的分布格局、详实的史料、实物及情景陈列让大家充分领略了广州老城区荔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研学全程,何志坚副会长边走边介绍各处特色,带领了解西关历史并将画册里的照片与实景一一对照讲解,众人不时翻开画册寻觅对照,有的人还模仿图片的角度“再创作”,能够让大家在重温历史文化的同时沉浸其中,这样生动有趣的研学模式很受欢迎。
据了解,此次参加活动的会员年纪大多在50到70多岁,在五四青年节当天,通过追寻六位名人年轻时的事迹,回忆自己年轻时代,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意义。不少人在活动结束后发表了感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与故园错位时空相见,感受到历史和新时代的交融,留下不一般的感受!”“在广州住了几十年,虽然已多次走进西关,也曾驻足每一条巷子,每一个街角。但都不知道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历史名人就在身边,广州之好,我等须用心好好去爱护。”至此,荔湾音协音乐爱好委员会与广州容芳文化艺术中心组织的“游西关、访故园”研学文化之旅圆满结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容芳 黎秀青 许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