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中考:优质学位增加、投档更加灵活 考生入读优质高中机会增加
广州中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启,新快报记者梳理了今年中考变化与热点,为考生家长助力。广受欢迎的新快报《阳光中考》志愿填报特刊即将推出,内容囊括志愿填报指导、中考政策解读、学科备考等满满“干货”,欢迎考生家长关注。
变化1
第一梯度投档线比例调至10%
今年的投档录取规定总体保持稳定,综合考虑学位供给、报名人数等变化因素,今年对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定比例进行了动态调整,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0%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这个比例2023年为9%。调整后,第一梯度线上的考生人数约为1.29万人,比去年增加1740人,与优质学位增加数量大致相当,有更多学生可以在第一梯度线上被优质高中录取。
变化2
非户籍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
根据今年中考政策,省、市属和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当随迁子女投档数已达到面向随迁子女招生最大计划数时,就不再投随迁子女。
也就是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投档录取从不同赛道的“双通道”调整为并轨同步,遵循“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基本原则。此举有效保障了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权益。
变化3
非中心城区加大对外区学位供给
根据广州中考政策,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本区招生,但每所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则上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申请。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科学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等15所学校,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招生。
此举对于中心城区考生而言是一大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疏解中心四区(老三区和天河区)的学位压力,尤其是中考成绩在第二和第三梯度附近的中分段考生有望受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非中心城区吸纳良好生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变化4
第四批次新增综合高中招生计划
今年第四批次招生增加综合高中,与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其他招生计划同时录取。
区属综合高中面向本区招生,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视作同一招生区域。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综合高中,不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不可报考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学校的每个招生方向设一条招生计划,按招生方向分别投档录取;招收学生的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综合高中补录办法与普通高中一致。
区属公办中职学校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在越秀、海珠、天河、花都、番禺等5个区开展,分别是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共计招生1100人。
变化5
新增6所名额分配招生学校(校区)
2024年广州市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名额分配计划比例50%、名额分配办法、名额分配报考资格、名额分配录取控制线设置、名额分配录取规则等均保持不变。今年全市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数92262人,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共79所、93个校区,名额分配计划26031个,较去年增加1816个,其中省市属名额分配招生学校计划为4597个,户籍生有更多机会通过名额分配入读优质高中。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进一步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名额分配扩容提质,新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等6所名额分配招生学校(校区)。其中,广州外国语学校为首年参加名额分配招生,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为2024年新认定的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变化6
体艺特长生报考学校数增加、录取规则调整优化
针对此前存在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系统培养,计划完成率较低等情况,今年广州中考在特长生招生上有“一个增加、四个调整、五个稳定”的变化。
一个新增是在原有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类别的基础上,新增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类别招生,要求达到较高体育竞技水平,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不低于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四个调整中最大利好为报考学校数增加。在之前政策中,考生在报名阶段只能报考1所学校,如不能通过这所学校的专业测试则会失去特长生升学机会,相对而言,选择性较少,不能满足多层次升学需求。本次调整为考生可以参加2所学校的专业测试后再填报志愿,将会增加考生通过专业测试的机会和录取的机会。
除此之外,特长生录取成绩由原来学生通过学校专业测试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设定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即可录取,调整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设定的中考录取分数线后,采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专业测试成绩”的结构化成绩方式,按合成分数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其中体育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40%、专业测试成绩占60%;艺术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50%、专业测试成绩占50%。广州市教育局表示,这一调整可以引导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体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体育艺术特长学生一体化选拔和培养,促进公平公正。
[提醒]
《阳光中考》特刊5月22日“出街”
2024年广州中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1日9时开启,考生和家长想获取更多志愿填报指导以及学校招生信息,那么《阳光中考》志愿填报特刊一定能帮到你!由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广东新快报社出版的《阳光中考》2024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风采展暨招生志愿填报指导大全即将于5月22日公益“上线”,特刊包括志愿填报指导、中考政策解读、学科备考建议、考前心理调适、普高招生简章等内容,将在新快报APP、新快网等多个平台同步推出,欢迎考生和家长关注。我们还会以公益赠阅的形式将特刊派送至初中学校,欢迎扫描二维码申领——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