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保明 驻连州市星子镇四方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
2024年5月15日 晴
2021年7月,我被派驻到连州市星子镇帮扶工作队、驻四方村第一书记以来,为打造四方村全面振兴,积极探寻振兴路。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形成一定的工作规模。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打造有生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鹰嘴桃种植基地;引入企业实现村企合作,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基地;利用废弃校舍,改造成为农耕文化展示馆……近年来,星子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探索“村集体(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四方样本”。
坚守底线,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群众思想观念不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我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关注、慰问和结合本村情况制订防返贫措施,协调各方力量,村干部分工点对点每天监测;帮扶单位结对帮扶慰问;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生活消费扶持;引进黄埔教育基金提供保障等。多措并举,合力帮扶,竭尽所能保障脱贫户家庭生活所需,以实际行动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建强村党组织,加强党课培训学习。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责任重大,不但指导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转变村两委干部观念,加强引领,定期组织村全体党员学习新政策、新举措,学习成功典型案例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好措施、好做法,发挥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保垒作用。
扶贫不如扶智,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转变群众观念放在首位,激发村民的动力,抓住任何机会引导村民,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我曾多次带领四方村委东何村、小冲坳村、大元村、土陂冲村、上彭村村干部和负责人到清新区六甲洞村和佛冈益肾子基地、西江镇中草药种植基地等考察交流,考察回来村干磨权擦掌,信心满满,其中有一位村长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就找到我说:“何书记我一夜没睡非常兴奋,你一定要带领我们种起来。”
在驻镇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四方村为村民、合作社提供保障,组织群众学习种植管理技术,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帮助他们建立销售平台,想方设法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对接销售渠道,一举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增强了群众参与发展、增收致富的信心。从根本上转变群众观念,成立营销团队,打通营销通道,不能等靠的帮扶。
成功化解村长和村党支部或村党小组的矛盾,团结一致推动产业发展。各村以党支部牵头,协助村长进行土地流转打造村级产业,形成了三种产业结构模式:小冲坳村土地入股种植模式,村集体(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种植户(以土地入股),打造四方村1000亩鹰嘴桃种植基地;东何村土地流转,引进旺农农业有限公司,打造500亩种植示范片基地,形成“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绿色高效模式;土陂冲村土地流转形成“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成立合作社管理,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则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种植管理,与合作社按比例分成。并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的“三项免费”举措和十个统一的要求,即“免费提供树苗、免费引进技术、免费宣传学习营销”;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基肥、统一施药、统一信息、统一加工、统一营销、统一收益。村民不仅能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获得分红收益,还能在家门口的种植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目前产业蒸蒸日上。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项目。文旅产业振兴是吸引人回流的关键,也是工作中最头疼的事,因为此项工作资金量大,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工作队的支持。经过努力,工作队成功推动好几项文旅项目的确立,特别是四方小冲坳农耕博物馆的推动和立项,引起了各方面人士关注。
筹备资金成功打造完成土陂冲特色生态村项目、建立四方村小冲坳乡村振兴农耕馆、筹建四方村清远鸡养殖基地、打造一村一品茨菇观赏园、四方人才振兴厨艺大赛、大元村100亩益肾子种植基地、四方村烤烟种植基地、甘露梨的种植项目、“头鹰”工程的培养等,特别是我本人的大力推动和协调,镇党委成功立项四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1.05亿元的专项工程项目。目前四方村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长,是星子镇目前的标杆村,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打造四方乡村振兴“样本”村是我驻村以来的最大梦想。四方村以党建为抓手,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党建和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心骨作用,不断寻找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项目,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生态种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农村示范样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对走好未来的乡村振兴道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