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4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走深走实,清远市委副秘书长、广清指挥部副指挥长贺进云率队到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深入壮瑶风采非遗文化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禁毒教育基地杨愈将故居、广地龙高密度养殖基地、福堂镇乡村振兴孵化基地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交流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福堂镇在文旅融合、特色产业、村居环境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成效。
当天,调研组前往位于福堂镇太平村的广东壮瑶传统风貌园壮瑶风采非遗文化旅游区走访参观,深入了解壮瑶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服饰、珍贵藏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探讨推进福堂镇“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在壮瑶风采非遗旅游区,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自2020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壮瑶织、染、绣技艺的传承与活态展示,通过建立非遗工坊,为清远壮锦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联合多方优势资源,打造“南越锦院”壮锦文化新地标,获得“中国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殊荣。以其为核心的“锦绣花海 踏歌民族”旅游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的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为各地探索“非遗+旅游”融合路径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调研组还来到位于福堂镇新溪村五村的杨愈将故居进行调研。近年来,当地围绕杨愈将抵御外敌、禁毒缉毒的英勇事迹,依托杨愈将故居、广东省禁毒教育基地,打造杨愈将故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杨愈将故居旅游文化园,目前禁毒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村寨周边环境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加快形成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相融合新格局。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开展主题活动200余场,覆盖青少年群体10万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1300人就业增收,助推连山旅游产业发展。
调研组走进太平村广地龙养殖基地,详细了解基地建设、养殖技术、市场销售、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农民增收情况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情况。项目一期工程已实现规模成功育苗,并掌握广地龙培育核心技术。二期工程对养殖基地进行改扩建,并通过技术创新有望显著提升效益,已增设投资改造4亩农业大棚,增加120亩土地水利灌溉设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一批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调研组表示,该项目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建议加快推进,打造福堂镇养殖业标杆。
在福堂镇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调研组参观了美丽圩镇客厅、历史人文展区、特色文化展区、农耕文化展区、电商直播中心及土特产展销区等,众多福堂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资源,众人积极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径,助力福堂镇农产品“出山入湾”,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贺进云充分肯定福堂镇工作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要突出特色,做强产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推动民族文化、特色种养等产业提质增效,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强化联动,凝聚合力,加强广清两地协作,用好帮扶政策、资金和技术资源,确保帮扶措施精准落地;要聚焦民生,提升效能,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福堂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调研组指导意见,在“非遗+文旅”品牌打造、特色种养规模化发展、孵化基地项目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更大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广清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部部长李德杰等,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副局长、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清远指挥部驻连山工作队队员侯永聪,福堂镇党委书记黄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海华,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益民,镇党委委员贤家武,工作队全体队员等参与活动。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钟晶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