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鹰嘴桃、连片种植的甜玉米、肾益子……走进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四方村,“一村一业”形成了“一路繁花”的田园景观。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自进驻以来,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发挥黄埔智慧、集中黄埔力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为助力星子镇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短板”变“潜力板” 荒山开出产业致富花
四方村位于星子镇的北边,多丘陵,很多山地丢荒多年。如何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随着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的到来,四方村发展的“短板”变成了“潜力板”。
2021年,由广州市黄埔区委办牵头,黄埔区工商联、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开发区政研室、黄埔区编办、黄埔区直机关工委、黄埔区司法局、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黄埔区政数局、黄埔区法院、黄埔街道办事处、红山街道办事处、萝岗街道办事处、穗港智造管委会、共青团黄埔区委、黄埔区科协、科学城集团、开发区投资集团作为成员单位,组团帮扶星子镇,为星子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黄埔力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把这篇文章做好,资金是活水。”黄埔区驻连州市帮扶工作组组长兼工作队队长郑炜坦言,星子镇有不少需要补齐短板弱项的地方,为筹集资金,除了乡村振兴驻镇帮扶专项资金,工作队努力争取后方单位资金支持,又发动“朋友圈”,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
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打造鹰嘴桃种植基地;引入企业实现村企合作,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基地;利用废弃校舍,改造成为农耕文化展示馆……工作队队员、驻四方村第一书记何保明表示,工作队通过提供免费购买树苗、免费教授技术、免费宣传推销等一站式“三项免费”举措,探索“村集体(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
2022年,四方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去年,四方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四方样本”。三年来,工作队充分发挥黄埔区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星子镇加快构建“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做大做强水晶梨、鹰嘴桃、红葱、玉竹、生姜等特色优势产业。
“带头”到“一起干” 麻竹笋拓宽乡村致富路
“100亩麻竹笋作为东上村集体项目,未来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以上的收入。”工作队队员、驻东上村第一书记陈建辉说,在工作队与后方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干部啃下了最大的一块“硬骨头”:找准适合东上村发展的麻竹笋产业,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共同致富道路。
东上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759户、2546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外出务工,竹林面积接近6000亩,种植毛竹面积较多。面对产业发展难题,陈建辉与村“两委”干部集思广益,结合清远市大力发展麻竹笋等5个百亿产业,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发展麻竹笋产业,实现兴村富民目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作队会同星子镇政府、东上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种植大户等前往英德市西牛镇,学习先进的麻竹笋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盘活东田村100亩闲置土地,引进英德市鸿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村集体(党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陈建辉还联系组团单位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资金支持8万元,建设麻竹笋种植示范林。
“目前我们的示范林,以包种苗、包技术、包销售的‘三包’合作模式,带动全村近60户村民种植,周边村也找到我们,了解麻竹笋产业发展前景。”陈建辉说,百亩麻竹笋种植完成后,3年后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到第5年稳定后年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
“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这是东上村齐心协力发展麻竹笋产业的关键。”郑炜表示,东上村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充分调动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工作队将继续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基地机耕路、滴灌系统建设,持续发展订单式农业,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发展、增收致富,提升村集体“造血能力”。
“帮销”加“市场化” 产业可持续更有竞争力
去年,连州市山幺妹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幺妹”)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带着丰富的连州“土特产”亮相广州市黄埔区第四届大湾区名优产品花市联展活动,成为现场最火爆的摊位之一。“一个连州菜心,一个腊味,还有各种煲汤的食材,深入广州民心。”郑炜说。
“埔连同梦,帮扶同行。”今年,工作队继续牵线搭桥,支持山幺妹先后参加萝岗香雪节、黄埔区年货节摆摊带货,富有地方特色的连州菜心、土猪腊味、象牙丝苗米、各种山货等优质农产品,获得更多广州市民的认可与关注,让山幺妹负责人分外感动:“期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愿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郑炜看来,消费帮扶一头连着连州的农产品,一头连着黄埔的消费市场,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打通农产品进入大湾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将优质农产品带给广州市民,让连州农产品能够产得出、销得好,产销两旺,稳产增收。“我们是帮销,不是包销。”他说,工作队广泛发动后方单位参与消费帮扶同时,坚持通过市场方式拓宽农产品销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
而且,工作队还争取黄埔区资金支持,对星子镇原有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对外招商,集聚星子镇特色美食、豆沙月饼手信,所获租金收入一部分作为镇街经济收入,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一方面,工作队大力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另一方面积极谋划把消费者“引进来”。“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待到山花烂漫时,游客在丛中笑,这个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郑炜对星子镇旅游发展满是憧憬:沿着星子河、国道种植樱花,打造景观带,吸引过往车流客流,有人气的地方才会有财气,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