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湖边古色古香的村居、500多年沧桑的明代古围墙和年轻人改造的网红咖啡馆交相辉映,它就是东莞东坑“丁彭黄”片区。“丁彭黄”为丁屋、彭屋和黄屋三个村的统称,位于东坑镇中心北部,面积5.1平方公里。这里山水秀丽,古村落成群,沃田古树连片,古文物数不胜数,农村环境优美,“古味”底蕴浓厚。是全省全市“百千万工程”的“双料”典型村。
近年来,东坑镇围绕“乡村韵味典型村”建设要求,深入推进“四个一”工作,按照“两轴、一环、三片区”总体规划思路,深度融合“百千万工程”的九大任务,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团共同发力、群众积极参与模式将“丁彭黄”片区培育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具有人气、烟火气的城市“桃花源”。
近日,东莞市委组织部策划开展“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治理专题活动”结果揭榜发布。东坑镇《以党建“引领力”推动旧村“焕活力” 打造和美乡村桃花源》案例荣登金榜。
贯彻落实“强村组”行动,整合资源做优集体经济
东坑镇持续建强以党员、致富带头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队伍,组织开展“共话家乡发展”座谈会,围绕“丁彭黄”片区建设出谋划策,编制典型村建设提升规划,落实37.6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发展。创新镇属企业与村联合开发运营模式,成立“东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发挥丁屋、彭屋、黄屋三个村党组织一线堡垒作用,畅通青年企业家协会、田园东方运营团队等对接渠道,串联开发民俗文化、山水田园、古村古树等优势资源,发展潮玩、餐饮、文创等新业态。
鼓励党员带头深耕农村集体物业经济,通过“工改工”“提质增容”等手段,升级改造集体厂房,探索物业回购模式,盘活土地、空间等发展要素,提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深化片区党建联建共建,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探索建立“丁彭黄”片区党建轮值机制,以党建联建为抓手统筹推进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构建起“党支部+党员+治理员+志愿者+群众”的组织架构,常态化开展清脏治乱大扫除、环境整治再提升行动。
以机关党员“双报到”工作为切入点,与片区村党组织围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开展共驻共建共享活动,制定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加快推动农房“赤膊房”改造,启动黄屋青年创业街民房外立面升级,党员先行示范带动群众提升农房风貌,通过“微改造”、见缝插绿、建设“美丽庭院”等方式提升整村绿化美化。实施美丽田园提升工程,推动月明湖周边连片种植时花,推出“月明湖畔有块田”与“美丽田园”双品牌。
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镇域标杆,促进治理效能提升
东坑利用旧房改造建设“丁彭黄”一线指挥部阵地,逐步完善片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增设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标杆示范点。以“头号工程”力度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引导全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身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在项目落地和土地储备中,强调“调查研究”。东坑镇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党员干部通过“四下基层”“四不两直”等方式,重点围绕挖潜力、促项目,深入东勤、迈思普增资扩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一线调研和督查督办,收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通过完善政企直联、支部挂点企业、党员项目专班等服务机制,全力推进工业投资项目76个、技改投资项目43个、市重大建设项目14宗,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超额完成第一季度固投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尤其是自然资源、规划、城乡建设等职能部门党员带头在资源调查核实、规划功能研究、土地整备政策研究等方面主动作为,释放党员攻坚带动效应,重点推动中德、角社国有用地、角社华昌厂和杉幸厂4宗共188亩的产业项目扩容,预计新增产业空间14万平方米,推进收储4宗地块共146亩,保障“百千万工程”用地需求。
在农村发展和民生建设中,突出“党建引领”。东坑镇推动头雁领航、擂台比武,邀请16个村(社区)党组织“一把手”通过“现场演讲+PPT演示”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围绕集体经济增强提升、村庄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等领域“晒成绩、亮目标”。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一把手破难题”专项行动,探索通过跨村联建推动长安塘村回购世泉物业,推进初坑、井美、长安塘等村引进规上企业5家,彭屋、角社等村以银都市场、商通增资等旧改项目为抓手,实现物业资产升级。引导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我攻坚”“民生建设我建言”中亮身份、作表率,推动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建设、第三小学建设、敬老院升级改造、“民生微心愿”、村级道路升级及人行道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立项入库,预计新增学位近5000个,新增停车位建设3490个,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1200个,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在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提升中,发挥“堡垒作用”。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持续优化“多员合一、一员多能”治理模式,制定《党建引领“丁彭黄”片区典型村培育实施方案》,形成“1+6+N”工作体系,试点推行“网格议事日”“一月一议”固定议事等机制,收集租客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等“弱微信号”196宗,成功创建14个网格样板区域。针对本外人口严重倒挂问题,深化运用红格善治、星级出租屋等东坑治理经验,建立健全微网格党小组、红格党群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线上沟通等联络机制,推动60多名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队伍。深化小区“红色会客厅”“楼长有话说”等特色议事品牌,提档星级出租屋1082间,探索建立党员巷长、路长、楼长、河长“四长”制,搭建“出租屋楼栋长议事会”“本外居民共建议事厅”等议事平台,拓宽本外人口共建议事途径,实现本外融合共居共建共治。
从昔日杂乱的“城中村”蜕变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城中景”,“丁彭黄”片区的美丽蝶变是东坑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也是党员干部主动攻坚克难、推动基层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丁彭黄”片区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突破口,侧重在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管理、基层治理效能等领域下实功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提高集体经济收益和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完善“一站式”公共服务,引导本外人口共同参与村居治理,不断激活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特色亮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通讯员 东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