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6月29日,“AI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广州大学各学院的师生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学者、师生共话人工智能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起点,集思广益,为人工智能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思想的火花、指明前进的方向。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师生们抓住人文社会科学新的增长点,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何方俊表示,人文社会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携手和互联,具有时代紧迫性。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等16家实验室的成立,既切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又突出了广东的优势和特色。相信广州大学和清华大学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建设,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变量,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面对这样的态势,人文社会科学需要深入介入,从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期待清华大学与广州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文社科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会上,沈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伊娜等专家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进行了演讲和分享。
在分论坛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政府决策、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人工智能与人文艺术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专题研讨。
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科技处处长李进教授总结指出, AI是推动跨学科文理交叉融合的一个很好的支点,广州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希望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交叉融合,大力推进文理科齐头并进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广州大学在跨学科文理交叉方面的特色、更好地赋能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广大宣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