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夏日炎炎,对于广大吃货来说,嗦一碗粉无疑是一件酣畅淋漓的事,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嗦粉是爽,却有人因此住进医院,甚至死亡。近年来,由鲜湿粉(如河粉)、凉皮及泡发木耳等引起的中毒死亡事件也屡见报道。其中的罪魁祸首便是致命杀手“米酵菌酸”。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其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都可能含有这种毒素。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平均病死率在68%—89%之间,个别中毒事件病亡率甚至高达100%。
中毒后有什么症状?
中毒后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等症状,甚至死亡。
为什么米酵菌酸这么厉害?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且耐热,煮沸和高压都无法破坏其毒性,因此不论制成何种食品、采用何种日常烹调方法都不能“祛毒”。而且米酵菌酸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一旦中毒,就只能通过催吐、洗胃、清肠以及血液灌流等方式治疗。
温馨提醒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采购食用湿粉类食品要做到“五要”。
1.渠道要正规。在选购湿粉类食品时,应尽量选择储藏条件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进行购买。
2.包装要密封。密封包装可以降低湿粉在生产、运输及销售环境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不法商家将“三无”、过期、变质等不安全食品混装混售,有效减少食用风险,因此,建议选购密封包装的湿粉类食品。
3.标签要齐全。购买食用前要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重点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的时间应精确到小时。
4.保存要低温。常温条件下,湿粉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用风险大大增加,暂时存放应尽量置于低温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或在冰箱冷藏存放,以防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5.食用要趁早。市民购买湿粉后应在保质期内及时烹饪食用。如已超出保质期,即使产品无明显变质、发霉或有酸味等异常,也应停止使用,切勿因小失大!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石尉 郑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