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来的这三年,村里环境好了,路更宽了,还有政策支持我们发展产业,大家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说起三年变化,磷溪镇北堤村村民陈森亮连连称好。
2021年6月底至今,中山市翠亨新区组团驻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简称“工作队”)在指挥部和组团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按照湘桥区和磷溪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镇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特色产业,赢得当地群众普遍好评,助力磷溪镇乡村振兴。
自筹资金超千万
“五个提升”筑牢幸福根基
工作队根据镇情实际,协助镇党委政府用好三个年度的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促进磷溪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水平、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实现“五个提升”。
中山-磷溪共建的溪口市场就是其中的典型项目。溪口市场及溪口二村市场紧邻磷溪镇政府,此前因历史及诸多因素影响,一度成为创卫检查的“曝光点”和“扣分点”。工作队争取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400多万元,对两个市场合并进行打造,2023年7月建成并开始试运营。提升后的溪口市场面貌一新,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商家和村民无不满意。“这个市场惠及了磷溪中心片区3万多名群众,商铺进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摊位的租金不同程度增加2-3倍,带动溪口二村村集体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明显。”驻磷溪镇工作队队长王向阳说。
在组团单位的高度重视下,工作队通过成员单位自筹资金1182.6万元,完成项目88个,总投入1260万元,带动镇村及社会力量配套约360万元,惠及全镇31个行政村和磷溪卫生院、磷溪镇中心学校等基层党组织,为磷溪群众打牢幸福根基。
医疗和教育水平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医疗上,工作队协调中山市南朗街道办事处筹措80万元,帮扶磷溪卫生院购置制氧设备、经颅多普勒仪(TCD)等4个医疗设备,使编制床位由60张增加至99张,极大地提升了卫生院的设施水平,方便了镇内群众就医。
在教育帮扶上,工作队发动中山爱心企业和个人筹集助学金近10万元,直接帮扶惠及120多名在校学生;筹措中山社会资金20多万元开展助学助教活动,改善提升学校教学硬件、软件,助力磷溪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一片一产业”
着力擦亮磷溪特色名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磷溪镇党委政府的谋划和支持下,工作队积极发展“一片一产业”, 着力打造溪口卤鹅、芦庄黄皮果、仙田松番薯、仙美水菱角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
为擦亮“溪口卤鹅”名片,工作队“以科技创新引领、电商赋能,培育龙头品牌企业,拓展产业链”思路推动磷溪镇卤鹅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
工作队利用中山帮扶的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推动3家卤鹅公司引进现代流水加工生产线;推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参与技术创新,延长卤鹅保质期至6个月;推动镇内约70家经营主体成立卤鹅行业协会;成立卤鹅培训基地,邀请中山专家开展电商培训;引导当地农业银行为磷溪卤鹅协会授信4亿元。同时,通过协助区镇举办首届潮州(磷溪)卤鹅文化周活动,建设溪口卤鹅民俗体验园、卤鹅文化长廊等文化地标,打造卤鹅主题的农文旅项目,提升产业品牌力。
目前,磷溪镇从事卤鹅相关产业企业发展到约600家,约8000人,行业年产值约4亿元。2月25日,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座谈会的首站场地选在溪口卤鹅民俗文化园,这是磷溪镇首次参与承办“国字号”会议。
芦庄村是潮州市最大的黄皮果种植区域之一,今年“芦庄黄皮果”迎来新发展,泰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果汁加工厂今年春节投产。“日加工量20万瓶,目前采用订单式生产,市场反响不错。”黄皮果汁加工厂负责人范汉彬说,“我们有一笔中山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即将到账,将用于提升包装、开展宣传以及即将开始的黄皮收购季,去年我们提前收购了150吨黄皮果。”他还介绍,佛手果汁已经研发成功,8月份将投入生产。
范汉彬提到的中山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是工作队推动磷溪特色产业发展的又一举措。由镇政府和工作队制定管理办法,以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支持的200万元为启动资金,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磷溪特色产业。目前,已经为4个特色产业项目、21个农业合作社、5个获得省(市)级荣誉的涉农经营主体进行分类奖励和补贴。
重点村三年大变样
村民口碑胜过金杯银杯
北堤村和仙美村都是磷溪镇的重点帮扶村,基础设施欠账多。三年来,驻北堤村第一书记和驻仙美村第一书记与两个村的两委干部团结务实,承办区农运会、争创法治示范村,举办端午龙舟赛、水菱角品鉴会,不仅村容村貌大改观,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也显著进步。
北堤村里,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小楼正在收尾。驻北堤村第一书记介绍,老村部是建了50多年的土房子,在南朗街道办事处支持60万元的基础上,工作队联合镇村向潮州市和湘桥区组织部门积极反映和协调,多方合力筹措140多万元建设新的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办事大厅、议事厅、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区,将大大提升北堤村公共服务能力。
“以前进村那条路很窄,还有鸡鸭走来走去,现在路宽了,到处干干净净,日子也过得舒心。”说起村里变化,村民陈敬全打开了话匣子。
金沙溪从仙美村流过,去年溪道中间建起龙舟走廊,今年端午节,村里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邀请周边多个村参加,至今说起当时盛况,仙美村的村民都开心不已。“村里变化太大了,这两年回来过年的人感受更明显,都说每年回来都变了一个样。”村民陈大姐说。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山供电局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为全镇10个村捐建光伏产业壮大磷溪镇村集体经济;以此为带动,三年来,组团4个成员单位共完成14个光伏帮扶项目,总投资407万元,年收益率可达11%以上、每年收益约45万元,惠及全镇28个受益主体,为壮大镇村集体经济贡献中山帮扶力量。与此同时,镇政府和工作队制定管理办法,从源头加强光伏帮扶项目运行维护及收益分配使用的管理,促进光伏产业稳定发展。
回顾首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王向阳动情地说:“在这里工作的三年,我们在成为‘新磷溪人’的路上奋力前行,对磷溪情况的了解更加深入、对磷溪百姓的感情更加深厚、对磷溪山水的记挂更加深沉,‘热爱磷溪、了解磷溪、宣传磷溪、奉献磷溪’是我们的座右铭,为了磷溪乡村振兴,忙碌、苦恼、困难和艰辛,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真心祝愿磷溪明天会更好!”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校对:吴习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