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带来“机器农人”助力产业发展,为村民小朋友开展科普课堂,走访调查挖掘历史故事,制作蛟溪村农文旅宣传视频……日前,在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团而成的驻汕尾陆丰市博美镇工作队(简称“工作队”)牵线下,来自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重点团队来到蛟溪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和科技成果助力蛟溪村“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机器农人”助推立体种养模式
此次,广交院“一树千金”实践团带来的“2.0机器农人”——多维雾化淋洒机器人与智能除草机器人,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提升“四维立体示范种植项目”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精准作业和高效性能赢得了蛟溪村党支部书记陈春阳和产业合伙人的高度赞扬。实践团成员们每日早晚坚持上山,利用机器人进行路边除草、香水柠檬树嫩芽管理以及荔枝树的智能喷淋,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实践团还开设了为期6天、30节课的“未来科技与安全小卫士”科普活动。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知识和S1机器人教学与防诈骗教育的结合,让孩子们在享受科技乐趣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从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的科普到3D打印课程的实操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着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实践团成员还利用空余时间走访蛟溪村的老党员家庭,聆听他们讲述峥嵘岁月,让年轻一代了解乡村历史与变迁,传承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
光影记录助力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筑梦乡韵”实践队致力于“乡村振兴故事”的记录和呈现,运用先进影像技术成为蛟溪村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感受蛟溪村的独特魅力。实践队通过走访村里党员、老人、小孩、村干部、工作队干部等多样人群,了解蛟溪村的历史、发展和变化,并用镜头呈现乡村历史变迁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成果。
实践队带来的无人机和摄影工具吸引了小朋友的关注,实践队的同学们就干脆开起了摄影课,向小朋友讲授摄影技巧,激发孩子们发现美、探索美。实践队还为村民开展证件照义拍活动,赢得村民一致欢迎和好评。
工作队介绍,“筑梦乡韵”实践队的这次拍摄活动将整理成导览词、导览视频、宣传记录片,传播蛟溪村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变化和成果,助力蛟溪村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