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走进博物馆感知城市文脉,拥抱大自然探索无穷奥秘。7月23日,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广州市慈善会,针对广州市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及一线务工人员子女特别策划的“童探花城”儿童公益研学活动在增城区白水寨拉开帷幕。新快报记者获知,这是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广州市慈善会三家极具号召力的基金会的首次携手,也是创新教育的一次新尝试。活动不仅想让更多条件有限的孩子走出课堂、走出家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动手执行能力提供综合素养,更希望在研学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慈善文化的力量。
4大研学主题,覆盖11区困境儿童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创始人、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广州市工商联原巡视员、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刘定锐,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副主任冯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女职委副主任马碧玲以及多位广东省优秀女企业家,来自公益界的多位嘉宾,和上百名亲子家庭成员共同出席并见证活动启动仪式。
记者获知,本次研学行将围绕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医学探索、艺术创作4大主题进行开展,活动计划覆盖广州11个行政区约500名困境儿童。其中,历史文化主题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造船厂等教育基地,感受广州从古至今的历史变化与发展;自然生态主题将与父母一起探索大自然,培养勇气智慧和团队协作能力;医学探索主题则前往广医五院观察医生的一天,体会生命的意义;艺术创作主题将引导孩子学会即兴表达共同创作故事。此外,本次研学行还特别设计了与阅读写作表达相结合,鼓励孩子们用文字记录所见所闻,用表演展现内心世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期研学行于当日下午正式开营,亲子家庭怀揣热情踏上精彩旅程,体会一次次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创新教育帮扶,引导儿童探索学习
记者了解到,此次研学项目以公益为核心,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为广州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及一线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的学习发展机会,既推动了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和合理利用,更有助于缩小城乡儿童的教育差距,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其实,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爱心图书室项目自成立以来,撬动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持续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提供包含空间建设、阅读推广、社会支持的乡村儿童阅读生态建设服务,如今累计建成1708间山区图书室,成为链接公益服务、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公共平台。
据悉,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今年5月联合8家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红心向祖国,童梦筑国魂”新时代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巡礼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与爱国精神有机结合,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共收到了广东、云南、陕西、福建四个主阵地近800份参赛作品。
采写:记者潘芝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