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收治了一名37岁多年来受手汗症困扰的患者曾女士(化姓)。曾女士表示,手汗症已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手会出那么多汗,特别是夏天或者我情绪紧张的时候,手掌的汗水多得甚至能湿透纸张。”
其实,像曾女士这类手汗症患者不少。南医三院胸外科医生为其做了相关检查,诊断患者为“手足多汗症”。曾女士表示之前也吃过药,用过外用止汗剂等,效果不明显,所以这次决定来胸外科手术。入院第二天,曾女士接受了一种微创手术——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术仅用了不到30分钟,通过在两侧腋下各做一个约5毫米的微小切口,医生精准地切断了控制手掌出汗的神经链。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当天即可出院,小手术解决了曾女士的大烦恼,有效减少了手部汗液分泌。
胸外科副主任彭江洲介绍,手汗症是一种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的疾病,通常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首次出现症状的年龄多小于15岁,并且在青春期可能会加重。该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集聚现象,家族同胞中发病人数越多,其再发风险越大,约13%的手汗症病人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患有此症。手汗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手掌多汗,严重时手掌出汗呈滴珠状,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手汗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有:
一、外涂止汗剂:使用20%~25%氢化铝与70%乙醇混合溶液,作用机制是在皮肤表面使汗液稠厚、结块阻塞小汗腺导管开口,并使汗腺分泌细胞萎缩 。
二、皮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能抑制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的释放,有效率在50%~90%不等,但作用不能持久,需反复注射 。
三、离子渗透疗法:通过电流将离子导入皮肤,可能通过电流使离子阻塞汗腺分泌管或使汗腺分泌管破裂,干扰汗腺功能 。
四、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作用机制是阻断汗腺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位点来达到抑制汗腺分泌的目的,但可能引起广泛的抗胆碱能药物不良反应 。
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这是目前治疗手汗症唯一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尤其对那些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选择 。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一过性多汗或代偿性多汗,即手部出汗症状治愈后,身体其他部位出汗可能增加。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建议下进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杨强 游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