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潮观村提出需求: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新塘村提出需求:入村路口至大草原约3公里路段需要安装路灯,计划将新塘大草原打造成网红打卡点……”近日,阳江市新一轮乡村振兴驻阳东区红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深入潮观村、新塘村调研,完成了对红丰镇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的全面调研。
7月,随着新一轮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有序开展,由阳江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编办、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党校、市交通运输局、建设银行阳江分行等成员单位共同组建的第二批工作队正式入驻红丰镇,与第一批工作队顺利轮换交接,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对红丰镇各村(社区)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坚持沉到一线、倾听民声、问计基层,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我们每到一个村,都了解村情概况,收集各村提出的发展项目需求和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逐项跟踪落实。”第二批工作队队长冯俊恺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进驻红丰镇后,迅速进入角色、积极融入地方,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干事创业的“法宝”,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农村、到群众中去,全面了解农业农村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迫切需求等,努力找准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麻汕村计划实施麻汕古圩第二期改造计划、推动嘉菠蜜产业发展壮大、计划改造和利用闲置的旧办公楼及麻汕中学出租;岗表村计划扩大坚果种植基地、打造完善“千年水松”旅游景点;钓月村计划利用建设用地指标3000平方米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南龙村计划利用南龙中学闲置办公楼进行出租……连日来,冯俊恺带着队员们冒着高温酷暑,马不停蹄跑遍全镇各村(社区),重点摸清各村产业及资源的“家底”,形成了一份集中各村共36个具体需求的调研台账,走好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关键一步”。
除了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兴村富民产业之外,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也是工作队深入基层“问需于民”的重要内容。“塘载村提出完善村道硬底化项目,塘角村计划修建一条通往火龙果产业园的分支线路,地朗村也计划修建一条机耕路,方便村民下地耕种……”工作队办公室主任黄永富一一介绍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需求”,下一步,工作队将积极协助红丰镇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从“群众期盼”出发,以“群众满意”落脚。冯俊恺表示,工作队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红丰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组团单位所能和红丰发展所需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组团帮扶资源优势,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见成效、乡村全面振兴上台阶。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