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收官,不少曾经的“优等生”,此次交出了“亏损卷”,以往明星赛道中的光伏和锂电行业,在今年中报成绩单中大面积报亏。
光伏行业承压,亏损企业增多
由于产业深度调整,光伏巨头隆基绿能迎来史上首次亏损。8月30日晚间,隆基绿能2024年半年报出炉,公司实现营收385.29亿元,同比下降逾40%;归母净利润亏损约52亿元,同比盈转亏,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2亿元。通威股份净亏损3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33亿元。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两家企业均表示全球光伏主产业链供给端产能大幅增加,总体呈现量增价跌、盈利下滑的局面。此外,爱旭股份、京运通和TCL中环等光伏企业亏损均超10亿元。
去年四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跌破许多光伏企业价格成本线。一方面,光伏产品跌价,侵蚀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另一方面,库存产品跌价引发存货减值,更是业绩巨亏的主因。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统计数据,2024年1月至6月,中国多晶硅、硅片产量分别同比增长约60.6%、58.9%,但价格分别下跌40%、48%,各环节价格均创历史新低。
碳酸锂大跌,“锂业双雄”均亏
无独有偶,“锂业双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今年也感受了寒意。在最近披露的半年报中,赣锋锂业实现营收95.89亿元,同比下降近50%,净利润亏损7.60亿元,同比下降约113%,是其首次中期净利润亏损。天齐锂业营收64.19亿元,同比下降74.14%;净亏损52.06亿元,去年同期还是净赚64.5亿元。过去三年,天齐锂业股价跌去了80%,市值蒸发约2000亿元。
此外,涵盖了锂电池产业的各个环节,盛新锂能、天际股份、嘉元科技等111只锂电概念公司均有不同程度亏损。
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与产品价格下跌有关。公开信息显示,碳酸锂价格屡屡跌破“成本线”。2023年初,碳酸锂价格曾达到50万元/吨,如今不到10万元/吨。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行业层面来看,当前锂价已跌至2021年初的较低水平,考虑到锂精矿生产成本线抬升的支撑,下行空间已相对有限。对于光伏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需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能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同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将对光伏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A股光伏概念中报净利亏损居前个股
(截至9月2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营收(亿元) 净利润(亿元)
隆基绿能 13.19 385.29 -52.43
通威股份 18.21 437.97 -31.29
TCL中环 8.02 162.13 -30.64
爱旭股份 7.84 51.6 -17.45
双良节能 3.65 69.79 -12.57
弘元绿能 13.44 40.12 -11.57
京运通 2.27 28.91 -10.85
东方日升 9.44 104.59 -9.63
晶澳科技 9.7 373.57 -8.74
大全能源 17.52 45.84 -6.70
来源:同花顺
A股锂电概念中报净利亏损居前个股
(截至9月2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营收(亿元) 净利润(亿元)
天齐锂业 24.95 64.19 -52.06
赣锋锂业 26.1 95.89 -7.60
德方纳米 23.39 43.41 -5.16
易成新能 2.66 18.86 -4.42
中国长城 7.91 60.76 -4.22
万润新能 24.99 29.48 -4.04
安达科技 3.41 6.77 -3.57
荣盛发展 1.19 197.48 -3.17
帕瓦股份 11.41 7.10 -2.97
*ST中利 2.04 18.19 -2.66
来源:同花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