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营业部营业室内,业务办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一位女士神色匆匆地走进了营业大厅,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焦急与不安,她直奔大堂经理的咨询台,急切地寻求帮助。
“经理,您快帮我看看,我刚刚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法院的电话,说我有一笔欠款未还,要求我立即转账到一个指定账户,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李女士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吓得不轻。
大堂经理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大堂经理迅速安抚李女士的情绪,并引导她到一旁的休息区详细询问情况。在耐心听完李女士的叙述后,大堂经理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大堂经理耐心向李女士分析了这起诈骗的种种疑点:“法院通常不会通过电话直接要求转账,更不会提供私人账户作为收款方式。你先别急,仔细检查自己的银行账户和信用记录,确认是否真的有未结清的债务。”
为进一步验证对方的身份,大堂经理与李女士一起拨打“法院”电话咨询,电话接通后,对方以“案件保密”为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却一再要求李女士立即按照之前的要求转账。这一举动彻底暴露了骗子的真面目。
大堂经理及时报警,派出所民警赶到了现场了解事情经过,详细询问李女士相关细节并做好记录,同时对骗子提供的账户信息进行了追踪和调查。大堂经理和民警一起为李女士普及了更多的防骗知识,提醒她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
在警银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起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案件被成功阻止。李女士的“钱袋子”得以保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及时劝阻,让我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次成功的反诈行动,不仅让李女士感受到了建行广州分行营业部营业室的专业与温暖,也进一步坚定了网点深化金融服务、加强反诈宣传的决心。网点在营业厅内精心布置了反诈宣传栏与资料架,进一步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此外,网点还依托智能反诈预警系统提升反赌反诈能力,有效阻断诈骗行为。
据了解,建行广州分行营业部营业室还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入校园,为师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讲座;走进社区,为老年群体和家庭主妇量身定制防骗指南;走进企业,为员工们提供专业的企业财务安全与反诈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全方位、多维度的努力,成功搭建起一个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反赌反诈宣传网络,为守护公众的财产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