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行平台公司活力集团递表港交所,该公司是一家提供综合出行服务的平台,业务类似携程的订票出行,航班管家、高铁管家是公司的两个核心产品。不过相比于携程这个行业巨头,活力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过于微小。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活力集团第一次谋求上市,而在其寻求A股上市时,其业绩不稳的特征便存在,并一直延续至本次上市。这期间,活力集团还被外审机构查出严重会计差错。
活在巨头之下
活力集团是一家综合出行平台,提供全套多模式出行产品及服务,航班管家、高铁管家是公司的两个核心产品。活力集团提供的服务包括计划及预订乃至实时旅行信息更新及旅行后支持,包括值机选座、列车选座、航班延误查询、机场信息导航及酒店预订等。截至今年上半年,活力集团的服务遍及逾220个国家和地区逾5000个机场,包括逾3000个国内火车站及为逾40万家酒店提供预订选择。
活力集团所处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赛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活力集团2023年的总交易额为308亿元,在中国一站式综合出行平台中位居第二。排名第一位的是市场份额高达31.6%的携程,该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约为446亿元。与其相比,虽然活力集团排名第二位,但市场份额仅占1.2%,2023年收入仅为5亿元,二者行业地位悬殊。
从收入构成来看,活力集团旅行相关服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0%以上。旅行相关服务包括交通票务服务、商旅管理服务、网约车服务、住宿预订服务及其他。其中,交通票务服务占旅行相关服务收入的60%以上,这部分收入主要为机票及火车票预订、配套增值旅游服务套餐及会员服务。
业绩不稳特征明显
事实上,这不是活力集团第一次谋求上市。活力集团的核心公司是一家名为深圳市活力天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活力天汇”)的企业,该公司曾于2017年9月11日在新三板挂牌,摘牌后计划A股上市。但据活力集团披露,公司考虑到后期发展需要,中途放弃了A股上市计划,转而寻求更具国际化的港交所。
而从当初的财务数据看,活力天汇业绩不稳的特征非常明显。2016年至2018年,活力天汇营收分别为1.63亿元、3.4亿元、4.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6896万元、352万元。
记者注意到,2018年公司的财报曾被知名外审机构普华永道查出存在会计差错。在用户退票这个环节中,活力天汇将提前退给用户的票款作为销售费用入账,将航空公司退给活力天汇的票款作为营收入账,由此导致2018年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各自多计534万元。会计更正后,2018年净利润由盈利352万元变成亏损344万元。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活力集团2021至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3.44亿元、2.8亿元、5.02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3.58亿元、-75.8万元、5930.9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1亿元,净利润3171.2万元,比去年同期少赚了30.7万元,业绩不稳定的特征仍然明显。
■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